大学生不过做出收益最大化选择
“不宜过度责备大学生热衷报考公务员,这是基于现行社会固定结构造成的结局,大学生只是做出收益最大化的选择。”
杨雪冬分析说,个体角度,大学生做出的就业取向是正常的。目前,整个就业市场不好,而公务员各种保障相对稳定,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非常正常的。
他回顾说,“上世纪80年代我读大学时说做公务员容易被笑话,一般主流是闯深圳下海南。现在市场成熟,创业成功概率可能相对小,大学生做出的选择也是理性的,关键是解决其后顾之忧。”
因此从根源上说,大学生爱进机关与现行社会福利分配制度有关,公务员与社会劳动者之间存在福利双轨的问题,政府应该考虑如何在福利分配上多做工作,尤其是大社会的福利均等化,而不能苛求学生创业,不能要求大学生主动投入人才市场,因为大学生的选择是基于现行社会固定结构,也是收益最大化的选择。
杨雪冬说,“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关于西班牙和英格兰的比较,西班牙之所以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当时西班牙所有人都向往做官员,最终创造性被埋没。”
杨雪冬还指出,公务员热背后还有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官的地位”被过度突出。现在中国官员占据太多公共资源。要扭转公务员热,从根本上还是得让公务员队伍回到正常社会评价位置。
加大从基层选拔的力度
应该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培养公务员的力度,加强省市机关面向县、乡公务员选调力度,适当提高公务员考录中面向“大学生村官”和优秀村干部的招录比例。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小恩
允许残疾人参加考研
建议允许残疾人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各级公务员录用考试、各级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及各类执业资格考试等各类升学、认证考试,并切实为重度残疾考生提供相配套的支持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 袁敬华
公务员热不代表创业人少
从我的研究来看,确实有很多热血青年和有为青年愿意做公务员,这只证明中国政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增加了,并不代表中国年轻人愿意创业的更少了。
——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
中央不招应届生公务员
“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不再招录应届生”对大学毕业生是一种正面的引导,不仅基层队伍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得到不断充实,同时也为个人发展预留出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 陈放
不当公务员天地照样宽
“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不再招录应届生”政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利好。“应该会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不当公务员,天地照样宽。”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校长 梅国平
大学生吃财政是社会倒退
现在为什么考公务员这么热?博士、硕士都在机关里做些收收发发的工作。600万大学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吃财政,不创造生产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
责任编辑:NN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