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陕西专家谈"个税起征点" 应划分各地缴税标准
http://news.hsw.cn    来源: 阳光报  2011-05-20 07:3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盘点明星超级丑陋照
盘点明星超级丑陋照
牛!神奇3D铅笔画
牛!神奇3D铅笔画
·微博加“V”认证已成产业链 网站员工参与兜售
·西安申请限价房条件:家庭总资产净值低于40万元
·地产女老总自曝遭到媒体男威胁上床(图)
·21岁港星窝藏数万张女模裸照 勒索钱财被捕(图)
·女白领溺死13岁双胞胎脑瘫儿 一审被判五年(图)
·内地妙龄女裸死澳门酒店 涉劫杀或另有内情(图)
 
  核心提示: 怎样才能制定出一个符合人民日常生活压力感受的个税免征额?不同地区之间生活成本相差过大却要遵照同一种个税标准是否有违公平的原则?是纳税意识薄弱才导致了公民只关注“免征额”这个表层问题吗?
 

 

  目前的免征额结构不透明

  记者:目前大家对于个税修正案的争议,普遍集中在免征额高低的问题上,有人说应该提高到5000,因为物价、房价都在涨,还有通货膨胀,也有像姚轩鸽那样认为“2000元免征额已经够高了”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您怎么看?

  曹:现在2000元的个税免征额本来就偏低,除了衣、食,可能通信、住房什么的都没有计算进来,而且物价又在年年涨,可能连供养老人、住房等等基本的支出都没有能够保障,免征额的调整应该和物价挂钩。

  但是现在这个免征额的结构不透明,不论是2000元还是3000元,赡养老人或者教育孩子的费用是不是包括进来,都没有说清楚,只有说清楚了,人们才能参与讨论。

  这个免征额的“篮子”里有些什么大家都不知道,那只能靠大家的个人感受了。

  给地方一定的放权,各地可按实际情况收税

  “税前扣除项”操作成本太大

  记者: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教授梁俊娇针对此问题提出的建议是“发展税前扣除项”比如每月纳税人的应税所得中除了扣除基本的个税免征额外,再根据纳税人提供的居住支出证明,另外扣除该纳税人当月的居住消费支出,最后进行计税。您对她的这个建议如何看待?

  曹:她这个建议有一个操作上的问题,面对这么多的纳税人,那税务局要一个个地审查,成本和工作量非常大,你租房,我没有租房,还要有证据,还要审核,操作成本非常大。

  所以最好就是把所有的成本拉进来进行一个统一的核算,然后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将这个标准作为免征额的制定参考,并且要公之于众。

  抑制物价和免征额不能划等号

  记者:也有人认为,与其提高个税的免征额还不如政府大力抑制物价,只要物价下来了,工资也不用涨了,个税免征额也不用提了,这个逻辑能否行得通?

  曹: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

  一方面,我们应该有步骤地提高个税的免征额,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做出一定的措施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这两个并不能划等号。

  应该划分各地的缴税标准

  记者:但是中国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有不一样的生活成本,却还要按照同一个标准缴纳个税,是不是不太合适?

  曹:中国现在是完全集中的税权划分,没有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是不公平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造成无数的潜规则,假设说广州,我的生活成本高,但是我还是要按照2000元的标准来纳税,那我就靠给大家发补贴的方式弥补,就会乱发补贴。

  记者:那我们现在社会是否存在可能的条件,来让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个税缴纳标准?

  曹:只要给地方一定的放权,就可以实现按照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来收取不同的个人所得税。

  虽然地方政府没有立法权,但是在执行的时候有一定的浮动,比如在2000元到2500元之间,不同地方可以实行不同的征税额度,只要在这个大的范围内调整就可以了。

  发展中国特色税收,比如将间接税转为直接税

  关注免征额也是纳税人意识觉醒

  记者: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税收实际业务和税务理论研究的税收专家,您与姚轩鸽的区别可能在于您更多地接触了那些收税工作者和纳税人,从您的实际感受来讲,现在人们对于税收以及个税的认识真的停留在浅层的表面吗?大家只关注免征额的高低真的是在关注枝节问题吗?

  曹:这些年来其实已经好了很多了,虽然说离理想状态还差很远,但我是从文革时代过来的人,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人来关注这个问题,包括前些年,有什么大的税制改动,人们也没有现在的关注度大,媒体也没有去大篇幅地报道。

  就我接触的人来说,尤其是那些个体工商户、工厂厂长等等,他们因为是直接纳税人,所以越来越关注自己究竟缴了多少税,大家还是非常关心的。

  而对于个税免征额高低的关注其实也反映大家关心的还是跟自己实际利益相关系的东西,这个很正常。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只要我们消费了,我们就是纳税人,我们就交税了,有这种意识的人越多,大家的纳税人意识就会逐渐觉醒。

  利益导向型税收是转型期必经阶段

  记者:姚轩鸽同样认为现在的财税制度是一种利益导向的,以聚财为目的的税收制度,这同时说明现在中国社会整体处于一种利益导向的发展模式下,这是否是一个经济急速发展中的转型期国家的必经阶段?

  曹:这个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改革开放才这么三十年,还处于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时期,先要保证让大家“吃饱肚子”,但是忽略了,现在人们的需求还有很多,不仅仅是吃饱肚子,而还有其他更多精神的、文化的等等需求,所以现在应该将这种思想扭转过来,不仅仅来保证让人们吃饱肚子。

  借鉴欧美,发展中国特色税收制度

  记者:现在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于个税改革等等的建议大多引用欧美的经验作为参考,但是我们知道,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还是文化特点以及人们的知识程度,中国和这些欧美发达国家都有着深刻的差异。您认为,我们有可能发展出一条与欧美不同的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吗?

  曹:不管什么特色,它有一个普世价值在的,而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说美国怎么样,就说瑞典、挪威那些福利国家,他们实行的税收和社会制度就非常成功,那么这些已经成功的经验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呢?

  当然根据我们的国家可以有一点小差异,比如说将间接税转为直接税,但是在现阶段我们的控制能力和操作成本太高,大幅度实行直接税就不太能够操作,那么我们就靠调整个税免征额,靠一些税收政策来鼓励投资等等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现在的问题。但是无论怎样的中国逻辑,都应该符合普世价值。

  公布个税免征额内容,才能让公众参与讨论

  记者:在您看来,一个优良的个税制度,应该能够满足怎样的需求?具有怎样的基本形态?

  曹:现在大家聚焦的都是个税不公平的问题,但是除了个税,还有很多其他税种。最基本存在的问题就是反复征税,还有像增值税这个东西,比如说在美国,它对最基本的东西都是不征税的,比如食品、医疗等等,这样降低增值税的方式,也是一种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方式。在现在的条件下,就应该将个税免征额的调整和物价相挂钩,并且应该将个税免征额里面包含的内容向大家公布出来,这样大家才能真正知道到底这个免征额是高了还是低了,从而积极参与到个税调整的讨论之中。现在媒体和网络发挥的监督力量也是很大的,只要参与讨论的人多了,形成了舆论压力和民意,整个个税改革也好,社会发展也好,就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专家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生活成本调整个税起征点   11-05-18 07:46
·陕发展人才项目 来陕人才每人补助30万免征个税   11-05-18 04:26
·富人避税做账是绝招 年入百万按月薪三千缴个税   11-05-17 07:09
·减个税,不如减商品税   11-05-16 03:07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