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15日公布了近期社会公众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原汁原味”地向公众梳理呈现了来自82707位网民的237684条意见、181封群众来信、11位专家和16位社会公众的意见。(6月15日新华网)
从创纪录的23万条意见中能听到什么?这是以纳税人充分行使税收立法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标志的公民社会演进的足音。
公布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意见分歧较大,非但不是对征求意见的否定,而是借以数据生动性的现实肯定。因为,民主立法过程本质上是不同利益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交锋愈激烈说明博弈愈充分。从意见的各种统计纬度可见,主要的一是地区之间的博弈,二是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博弈。由于经济发达程度不同、个人收入水平相异,不同地区人群对3000元起征点的反应和意见相异甚至截然相反。
从公布数据看,专家与公众意见不可调和,是不是对征求意见的否定?当然不是。恰恰相反,这正好说明对个税改革绝非区区起征点改动可以担当,还可借此进一步充分博弈、集思广益,为个税下一步系统改革找到方向和路径。
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我不敢肯定起征点会不会动;但我敢肯定的是,无论如何,公众对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都不会白搭。它必然有利于通过的个税法修正案更加民主、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公平正义;放以长远,它必将促进和加快中国公民社会发育演进的步伐。 (地方税务工作者 陈庆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