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义,26岁,天津人,曾是城管信息采集员+鞋贩。

城管 除了可即时上传违章违法情况的“城管通”,赵义没有证件,也没有制服。 网络图片

小贩 ▲赵义从不把摆摊当副业,“只有每天卖鞋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 南都记者 陈显玲 摄
城管,小贩,这两个当下中国纠结甚至冲突的身份标签,曾经异常和谐地贴在天津男孩赵义身上。但一经媒体曝光,他不仅离开了城管信息采集员的岗位,还不得不左欺右瞒怕打碎父母希望,惟剩生长在五爱道马路边的小贩理想,闪烁着开“分摊”的创业光芒。 “城管和小贩可以是鱼和水的关系,很多实质的流血冲突,发生在市联检时候,双方都被逼得没有退路”
南都记者 陈显玲 发自天津
他是小贩
“(单位)这点钱,以后能娶妻生子养家吗?远远不够”
五爱道的活力从晚上六时开始。一辆辆铁皮箱从附近毛细血管一样的小胡同里吱呀吱呀地拉出来,陆续在马路上挤挤挨挨地铺展开来,各色款式的长裙短裤插着39元大甩卖的纸壳,卖鱼蛋的油炸香气见缝插针地飘荡在半条街上,不时有小贩大声地甩一句地道的天津腔招揽生意。
这正是赵义下班的点。他掏出腰包里的“城管通”,换上一大把零钱,开上停在单位楼下的二手“老头乐”三轮车,直奔五爱道夜市,“这一天真实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26岁的赵义白天是红桥区市容园林委的一名信息采集员,位于天津市数字化城管平台系统的最末端,晚上变身为一名在五爱道卖女鞋的小贩。从去年12月起,他兼有双重身份,过着一天工作15小时的双重职业生活。
2010年8月,赵义和所在的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签订了转正合同,工资也从实习期的600元死工资涨到基本工资1000元出头,加上食补和加班费,有1400多元(两个月前涨了200多元),“这点钱,以后能娶妻生子养家吗?远远不够”。
虽然在父母和亲友眼中,赵义干的是“体面的活”,但他却觉得这是一种“被安排的人生”,再加上收入的困扰,他心中一直惦记着“创业”。
4个月后,靠向北京卖鞋亲戚借的一批女鞋,赵义用“空手套白狼”的开头,成了一名被城管追着跑的小贩。
从去年底的一天开始,一到晚上6时多,赵义就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站在五爱道的冷风里,周围是和他一样提着包袱、推着推车的小贩,大家聚在一起,视线却不时在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城管身上打晃,城管熟知这些人的来意,不经意交错的目光中有试探,也有较量。
7时30分左右,下班的城管队员有时说一句“不许摆摊”就走了,手里攥着包袱带的赵义们像得到赦免,纷纷抢占位置开工。赵义只能背10多双不同款式的鞋,挑出色彩鲜艳的单只鞋摆在前面,等着过往女孩的垂青。
他对五爱道后面的岔路小道很是熟悉,一旦瞄到有城管车开过来,包好鞋子把包袱往背后一甩,一分钟就能消失在城市的褶皱里。等到外面平静了,走出来抖开包袱继续开摊。
“我跑得很快,什么都不想,那些城管才不会对我手下留情。”赵义说,自己白天负责收集城市违法违章信息并立刻上传网络,之后还要回访综合执法队员是否及时处理,然后向数字化平台反馈结果,“所以,那些执法的队员对我态度也会矛盾,最主要的,我从不在自己负责的地段内摆摊”。
又是城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