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未来4年西安机动车将达200万辆 新增16条公交专道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晚报  2011-08-25 07: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关于乔布斯的10件趣闻
关于乔布斯的10件趣闻
暑运迎高峰又见艰辛返程
暑运迎高峰又见艰辛返程
·婚礼后伴娘遭强暴追踪 嫌疑人称想着强奸不算事
·大学女生受情伤起哄声中跳下五楼 头部和脸受伤
·女法官为局长当小三生子 自称因受骗做情人(图)
·大连一中学校大摆“谢生宴” 宴请考上一本学生
·男子强奸未遂爱上对方 贴启事“以物寻人”落网
·女儿患白血病无钱救治 母亲举牌“卖身救女”(图)
 

  公交专用道的开通,让公交车更快捷;交警加大缓堵保畅的力度,每天的报堵起数也逐渐减少;社区服务站让市民家门口也有了交警队。近年来,市交警支队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先后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每天报堵起数同期下降93.8%

  道路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是一个城市的生产、生活基础。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32万辆,并且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猛增。再加上地铁建设全面实施,城市道路改造以及水电气等民生工程的扩容建设,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去年冬天,高峰时段堵车成了市民口中热议的话题,也让很多有车族感到头疼。为了缓解拥堵,市交警支队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保畅方案。同时加大警力部署,积极疏导交通,缓堵保畅冬季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支队又持续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对全市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加大执勤警力布防,针对易堵路段给出治理措施。共治理各类堵点78处,新增各类隔离护栏7万多米,最大限度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今年1至6月,全市共接交通报堵230起,平均每天报堵1.27起,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3.8%。

  16条公交专用道增30万运力

  虽然私家车增多,但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还得依靠公共交通。交管部门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解决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人车混行,车辆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

  按照西安目前的机动车保有量和增长速度来看,未来四年西安的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200万辆。为了提早做好准备,支队邀请国内专家学者为西安交通问诊把脉,并抽调骨干人员赴成都、广州等城市学习考察。经过调研论证,在上半年开辟了总长202公里,以钟楼为中心的“两环、四横、十纵”共16条公交专用道。并推行公交车与社会车辆分道行驶,对公交专用道停车行车秩序进行专项整顿。

  公交专用道实施以来,共纠处违法占道行为22万余例,拖移违法车辆2万余辆,有效解决了主干道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现在,社会车辆也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公交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公交专用道的开通使得公交车运营效率和载客量提高了10%~15%,相当于每天多运30万人次。

  多项便民措施方便市民生活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交管部门还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将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机动车、驾驶员补证、换证,车辆检审验以及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延伸到社区。目前已在全市建成了枫林绿洲、民航社区、劳南路社区、曲江社区和航天四站社区等5个交通管理服务站。仅上半年,就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5.64万件。为主动化解矛盾,莲湖交警大队建立了“三调合一”快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新机制。成功试点后,支队已在所有大队全面推行了交通事故处理“三调联动”机制。上半年,共利用“三调联动”机制调解交通事故75601起,其中交警调解占75%。

  此外,事故快处快赔机制,也日均处理事故121.6起,加速了事故处理。同时在4S店全面推行机动车挂牌销售业务,方便市民挂牌。市民检车的程序也有所简化,不用来回奔波就可在网上下载表格。并投资千万元在安检机构安装监控系统,远程监控杜绝违规操作。

  记者郭欣 实习生秦思 谭蕾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唐延路、沣惠南路双改单次日:拥堵整体减缓(图)   11-08-23 11:58
·唐延路沣惠南路双改单问题多_华商专题   11-08-24 21:35
·唐延路、沣惠南路单行 “双改单”为啥越改越堵   11-08-23 08:07
·唐延路沣惠南路双改单次日:拥堵减缓   11-08-23 08:20
·公共决策应努力将试错成本降到最低   11-08-23 03:03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