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关停打工子弟学校之风,正从小学进一步刮向幼儿园。因没有办园许可证,近日,大兴区西红门镇31家打工子弟幼儿园收到关停通知,要求在9月1日之前关停,否则将面临强制执行。大兴区这几个月至少关停了300多家幼儿园。(8月31日《新京报》)
先是打工子弟小学被突然关停,理由是没有办学许可证,虽然这些学校大多已经办学十几年;现在,又是以同样的理由,几百所幼儿园再次被关停。而也许是因为不属义务教育,关闭打工子弟幼儿园的同时,连安置措施都“暂时不便告知”。
这些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其实并不指望在大都市获得什么优质的甚至免费的教育权,他们只是想找到一个简陋的地方实现自我教育。而另一方面,这些无法将孩子留在身边接受教育的外来打工者,却必须为城市缴纳教育附加费,最近地方教育附加费又要开征,费率将从3%提高到5%。9月1号原本是开学的日子,很多外来儿童却将无书可读。减少城市流动人口居然要 “从孩子抓起”,更是让人情何以堪。舒圣祥
女工被游街:断裂之殇远甚于法治之殇
8月28日,一群女工在番禺万佳服装批发广场被保安当成小偷捆绑殴打,之后更被绑住双手在市场内游街示众。对此,该广场管理处负责人承认有此事件发生,但双方已达成赔偿协议,并要求女工不得向媒体宣扬此事。
比涉事保安的粗暴之举、违法之举更让人不解的是,他们是怎么认定这些女工是小偷的?小偷应该穿什么、顾客应该穿什么?弄清楚这个问题,比拿着法律标尺来处罚要重要得多。市场负责人称,服装市场人流量大,小偷小摸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市场保安的警觉性比较高,这都无可厚非,但是,保安们在对付小偷之前要做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如何鉴别小偷。而不是随意找些穿着一般、只逛不买的女性来例行公事。
在社会分层日益严重的当下,构建社会公平最忌讳的就是用世俗和浅薄的眼光看人,尤其是对于管理、执法与服务人员来说,这一点更加重要。否则,社会分层所造成的断裂之感就会越来越明显,以至于单纯从外表来看,有些人越来越不像小偷,有些人越来越像小偷。如此一来,距离真正的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也就越来越远了。 王传涛(相关报道见A2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