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李明博以儿子名义购地皮引争议 被指存违规嫌疑
http://news.hsw.cn    来源: 京华时报  2011-10-18 03:4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惊险一幕 赛车15连撞惨剧
惊险一幕 赛车15连撞惨剧
"花花公子"女郎主题大片
·两车先后碾过两岁女童 18名路人漠视见死不救
·津巴布韦女子强奸17名男子并强取精液贩卖被捕
·安徽红会医院被指对门口急病老人见死不救
·野田资产147万元人民币 成“最穷”日本首相
·产妇做剖腹产手术医生2小时未出现致胎死腹中
·珠海3名男子入室抢夺婴儿贩卖 4个月男婴屋内被抢

14日,李明博参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工厂。图/人民图片

  韩国总统府青瓦台首席新闻秘书崔今洛17日说,总统李明博已经要求“全面重审”他在首尔南郊内谷洞购置地皮、为退休后生活提供住所的方案。李明博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助手本月早些时候说,考虑到多重因素,李明博卸任后不打算居住在位于论岘洞的寓所,而会住在内谷洞新建的私宅。这一消息在韩国国内引发关注,招致在野党批评。

  以儿子名义购地皮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李明博助手本月9日说,李明博和妻子5月初在内谷洞购入一块地皮。

  内谷洞位于首尔南端,是一座安静的村庄。李明博的任期定于2013年2月结束。依据宪法规定,他不能谋求连任。

  这名助手说:“李明博原先考虑退休后住在论岘洞。但那里地价太高,无法修建警卫设施,总统5月初在内谷洞购置了地皮。”

  他说,在内谷洞,李明博所购用于建筑住宅的地皮面积为462平方米,而周边为警卫设施预留的土地面积为2140平方米。

  这名助手说,李明博以儿子李时炯的名义购买地皮,称这样做是为了安全。李时炯已经为置地花费11.2亿韩元(约合100.8万美元),其中近一半的钱从地方金融机构筹措,其余的借自自家亲戚。

  被指存在违规嫌疑

  李明博以儿子名义购地一事在韩国国内引发不少质疑,一些人认为,这一举动有违实名购置房地产的规定,存在规避缴纳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嫌疑;另一些人则猜测,李明博在购地过程中存在腐败行为。

  李明博所属执政党大国家党党首洪准杓先前敦促李明博重新考虑新建私宅的议题。但洪准杓强调,购地一事只是出现了“失误和误解,并不意味着购买过程中存在腐败”。

  总理金滉植本月11日说,李明博一家在购买内谷洞地皮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违反现行法律的行为。

  为防止购地一事持续“发酵”,青瓦台先前说,李明博将把地皮所有者改为自己,同时将考虑减少警卫设施所占土地面积。

  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负责购地一事的青瓦台警卫处处长金仁钟已辞职。

  或影响

  执政党选情

  洪准杓17日说,李明博已经决定退休后到位于论岘洞的现有私宅居住。

  青瓦台尚未证实洪准杓的说法,但青瓦台首席新闻秘书崔今洛当天说,李明博对住宅事宜“给许多人带来忧虑深表歉意”,将“全面重新审议”新建私宅议题。

  韩联社认为,首尔市长补选定于10月26日举行。如今竞选活动如火如荼,李明博购地一事恐怕会为大国家党选情产生不利影响。

  首尔前市长、大国家党成员吴世勋今年8月辞职。韩联社分析,新市长来自朝野哪一政党,将对明年4月国会选举和12月总统选举产生重要影响。

  洪准杓接受韩国《中央日报》采访时坦承,在首尔市长补选、乃至明年4月的国会选举中,内谷洞购地议题将成为主要反对党民主党穷追不舍的话题。

  据新华社专电 记者杜鹃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