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速改造
不具备条件的车辆将被淘汰
为有效遏制建筑垃圾清运车辆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多次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就建筑垃圾清运车辆技术改造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将对渣土车限速、视线盲区、外围安全防护网进行技术改造。
超速行驶是造成渣土车肇事的重要因素。对车辆进行限速改造的费用全部由政府出资,凡不愿接受限速改造或不具备条件改造的车辆,可采取取消清运资格或在以后的更新中淘汰。
针对车辆视线盲区带来的安全行驶隐患,记者了解到,都将按车辆出厂标准配装补盲镜。针对车轮大容易将物体挂入车底的安全隐患,我市还将对渣土车辆两侧加装外围防护网。
从即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必须统一过渡为全封闭车厢。从2015年1月1日起,没有全封闭车厢的车辆一律不准再进行建筑垃圾清运作业。
选址布局
四处大型消纳场规划确定
我市将规划4处大型建筑垃圾消纳场,可填埋建筑垃圾12200万立方,选择建筑垃圾填埋造地并结合再生利用的方式,将可使用6~10年。
记者获悉,本次规划确定的4处地址共占地约247.5公顷,可填埋建筑垃圾12200万立方。经初步估算,近几年西安市处于建设高峰期,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为2000万立方,预计最少能够使用6年。4处选址在填埋的同时,将结合再生利用共同处理。如果能尽快实施再生利用,我市每年只需填埋1200万方,这些选址将可以使用10年。
选址一:位于蓝田县孟村镇胡家村,现状为天然沟壑,占地100公顷,可填埋建筑垃圾约1亿立方。选择填埋造地结合再生利用的处理方式,主要服务中心城区及城东片区。
选址二:位于户县大王镇黄家庄村周边,现状为砖厂坑地,占地126公顷,填埋量为1000万立方。该选址服务城西片区,选择填埋造地的处理方式。
选址三:位于灞桥区狄寨街办沟泉村,现状为天然沟壑,占地16.5公顷,可填埋建筑垃圾960万立方。该选址服务城东片区,选择填埋造地结合再生利用的处理方式。具体实施时,将金星村至沟泉村之间3公里村道重新修建。
选址四:位于航天基地南端杜曲街办西杨万村,现状为天然沟壑,占地5公顷,可填埋建筑垃圾230万立方。该选址服务城南片区,选择填埋造地的处理方式。
经市国土资源局核实,各选址均为生态安全控制区或一般农田,利用建筑垃圾填埋造地,能够满足土地用途要求。市政府将统一征求区(县)、街办(镇、乡)两级政府及村民意见。
本组文/记者程慧 实习生孙思宇 图/记者翟小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