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少“刷机”多查询
手机厂商和软件开发商都有可能成为手机“吸费”的推手,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智能手机时,要学会给自己的手机“把好关”,这样才能看住手机卡内的话费。
某品牌手机客服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了新手机后,最好在手机销售人员的指导下熟悉功能表内的各个菜单按键,哪些按键是“安全”的,哪些按键有可能收费,销售人员最清楚,并会及时提醒顾客。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应该选择正规渠道下载应用软件,最好事先上网查看所下载软件的口碑。值得指出的是,刷机风险较大,尤其是使用第三方自制的系统软件进行刷机更是随时有可能让手机中毒,因此应谨慎对待。智能手机用户还应该养成经常查询话费的良好习惯,至少半个月至一个月查询一次,当发现可疑收费项目,立即拨打通信商和手机厂家客服电话确认收费来源,以堵住软件恶意扣费的漏洞,避免遭受更大的话费损失。
21万
截至今年3月10日,我国已经有超过21万部手机感染了暗扣用户话费的恶意代码;其中,感染某“吸血代码”的手机,平均每部手机每个月至少被直接扣费20元,这就意味着,仅这一款暗扣话费的恶意代码,每年直接偷偷暗扣手机用户的话费就超过5000万元。
——国内一家知名反手机病毒公司
7%
超过40%的手机恶意代码来自于手机应用(软件)商店和手机论坛,部分的手机应用商店里面含有恶意代码的应用软件超过了7%,也就是说,将近十分之一。
——手机安全专家、博士邹仕洪
几千万
恶意代码投入很少,租用一个服务器一年才几千块钱,可是利用恶意代码进行扣费,收入一年几千万,这个利润比贩毒的利润都高。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罗海勇
70%
一般一条SP业务的定制短信的费用2块钱,由于运营商这边可以收到确认定制增值服务的短信,所以说,按照规定,运营商可以提取30%的费用,即0.6元,剩下70%的费用,有10%由SP计费代码公司获得,也就是1毛4分钱,而剩下的90%,也就是一块两毛六,由恶意代码制作者来获得。
而在实际运行中,SP增值业务提供商一般也不会去监测渠道推广方对手机应用软件的推广方式。因此,用恶意代码方式牟利,每感染一个手机用户,就意味着增加一个长期吸血扣费的对象。
——曾接触过手机恶意代码业务的业内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