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孟买电影节对话张艺谋:莫言很勤奋

来源: 新华网  2012-10-19 21:5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新华网孟买10月19日电(记者赵旭 汪平)第14届孟买国际电影节18日晚在印度孟买开幕。中国导演张艺谋被授予孟买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导演。新华社记者就此对张艺谋进行了专访。

在被问及作为第一位获得孟买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亚洲导演,他是怎样看待此次获奖,又是如何理解终身成就奖时,张艺谋说,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这同样适用于电影业,拍电影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因此,“此次获奖对我来说不是一个终点,而会是另一个起点。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术、拍出更好的电影,将是我终身追求的目标。”

在谈及奥斯卡奖这一话题时,张艺谋认为,导演在创作上其实应该更纯粹、更单纯,只去想如何拍好一个电影。获奖是身外之物,更不能将获奖作为一个目标,对准它去努力,这样常常是失败的。

张艺谋在采访中谈到曾与之合作过的莫言。他说,注意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采访时回答非常淡然和平静,对于获奖的表达和表现都值得赞赏,值得学习。

张艺谋认为,莫言获奖的背后是中国整体实力提升的表现。正是因为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不断提升,中国人才离这个奖越来越近。

在张艺谋眼中,莫言是个很勤奋的人,这么多年来他笔耕不止,而且不断尝试各种风格的写作。对于莫言在接受采访时回答说,一个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靠作品来回答,张艺谋表示特别认同。“对于我来说,导演要靠电影说话,永远是这样。”

记者问张艺谋,从《红高粱》开始一直到《有话好好说》,他的作品是一种叙事风格的延续,但自《英雄》之后开启了商业片之旅,如何看待这种转变?

张艺谋回答说:“你可以认为从《英雄》开始是一种风格的转变,是一个节点。基本上我认为是一个时代发生了变化,是中国电影的整个环境和时代发生了变化。”

《英雄》之后,中国逐步进入了一个商品化或者说以消费文化为主的转型期。面对新生的80后观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以及市场的全面开放,从客观上迎来了一个所谓的商业片全面开放的时代。

张艺谋指出,实际上,中国今天还面临一个商业和艺术的矛盾。这个矛盾始终存在于电影市场上,以及导演的创作中。“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文化价值、人文价值。至今我最喜欢的还是有文化价值有内涵的作品,这仍将是我的主打。但我觉得拍一些商业电影也不是什么坏事,应该去适应和了解它,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了解电影观众的需要还是很有必要,对于导演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谈到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张艺谋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说提供一个思路,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要借水行舟,也就是说借着全世界电影观众对中国电影一个喜闻乐见的形式,即从所谓功夫片类型开始,逐步向外蔓延和拓展。”

他说,众所周知,国际社会对中国电影的了解还是从功夫片开始的,从李小龙时代,一直到李连杰和成龙。目前世界主流电影市场上还是好莱坞电影一统天下,中国电影的份额非常非常小,只能说是个点缀。“因此我们要利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培养观众,逐步使其对中国电影产生兴趣,进而对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产生了解,慢慢打开局面,”但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编辑:海娜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