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硬姿态招致邻国反弹
许多分析人士和政客将安倍形容为一名实用主义者,他上台后可能会变得比较温和。他们指出,安倍上次出任首相后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飞赴北京,试图修补因他的前任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而受损的两国关系。
尽管如此,他的记录显示出复杂的结果:担任首相期间,他否认日本军方在二战期间直接参与了强迫妇女充当性奴的行为,这些妇女有许多来自朝鲜半岛。这不仅激怒了韩国,还激怒了美国众议院,众议院曾在2007年的一项决议中采取行动,要求日本政府向这些在日本被委婉称为“慰安妇”的妇女道歉。
安倍目前似乎打算重提这一问题。他发誓要修改所谓的“河野谈话”,这是日本政府在1993年为二战中日军强迫妇女充当性奴的行为所作的官方道歉。这一举动几乎肯定会招致韩国的强烈反对,因为该国对日本20世纪早期的军国主义行径仍记忆犹新。韩国在与日本的岛屿争端(韩国称独岛,日本称竹岛)上之所以采取非常强硬的立场,因慰安妇问题而对日本感到愤怒是其中—个原因。
安倍还在尖阁诸岛即钓鱼岛问题上采取了—种具有潜在爆炸性的姿态,称他会考虑向这些目前无人居住的岛屿派驻海上保安厅人员,以便加强安保。中国已经表示,该国将对任何改变现状的行为作出强有力的回应。
右翼言论依然不是主流
安倍回归引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与五年前相比,日本公众是否会更加倾向于接受右翼政治纲领。日本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长,已经使得日本公众更加愿意在岛屿争端之中以较之以前更为强有力的姿态来面对中国。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加强对日本的压力,安倍的民族主义观点可能会找到更为肥沃的土壤。
然而,就目前而言,似乎只有少数选民被安倍的右翼言论所吸引。最近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在35%上下,仅稍稍领先野田。分析人士说,即便安倍再次成为首相,这也并不代表选民接纳安倍,而是表明选民不愿接受目前执政的民主党。在去年的地震和核危机中,民主党被认为应对不力。
京都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中西宽说:“安倍吸引入之处在于他在安全事务方面的经验,这令他看上去很强大、很可靠。他的最大风险是,他走得是不是又有点太靠右了。”
外媒:日阁员议员紧随安倍神社“拜鬼”
外媒评安倍“拜鬼”:加剧紧张局势 选民并不买账
(未经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文本)
编辑:海娜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