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莫言专访:西安有很多我的文友 彼此心神向往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0-30 05:0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昨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开幕。

  作为重要嘉宾的莫言,提前一天从北京回到了山东。为了躲避停留在高密的国内外媒体,莫言先到青岛参观了多家博物馆。得到消息,本报记者从高密赶至青岛,并在陪同莫言乘车赴高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了独家专访。

  回到高密后,在莫言文学馆,莫言接受了湖南卫视、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和本报的访谈。

  “如果要满足所有媒体朋友的要求,我分成八个也不够”

  华商报:莫言老师,最近大家都找不到您,获得诺奖后,您感到时间还属于自己吗?莫言:还好吧,时间还是属于自己的,最起码睡觉、吃饭的时间是自己的(笑)。现在面对媒体我很矛盾,大家这么敬业,恨不得我能接受每一个人的采访,但是我个人事情太多,如果要满足所有媒体朋友的要求,我分成八个也不够。大家互相谅解。我很抱歉。

  华商报:可以看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已经“严重影响”到您以及您家人的日常生活,对于目前的这种状态,是否可以理解为文学在中国依旧有广泛的关注度呢?

  莫言:不能完全说完全和文学没关系,毕竟我是一个作家,这个奖又是文学奖。公众的热情与文学有关,但如果完全说是文学也未必准确。大家也是看看热闹,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笑)。

  华商报:大家都是为您高兴。

  莫言:不少读者朋友确实是发自内心地为我高兴。我也向大家表示感谢。

  “我受到蒲松龄、高密民间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西方的影响”

  华商报:您的老师张作圣说您没有“走出”高密。为什么高密东北乡文化、齐文化对您影响如此深远呢?

  莫言:每个人都会受到自己故乡的影响,可能因为我是写小说的,这种影响就更加宝贵、更加难以摆脱吧。

  华商报:您对故乡的情感非常深厚。

  莫言:作为一位作家,我对故乡的情感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但是有一种精神是一直存在的。这种精神就是故乡源远流长的、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这样的精神。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

  华商报:很多人会认为您是受福克纳、马尔克斯等作家的影响,但您说过您是学习蒲松龄。齐文化被世界接纳、走向世界的原因在哪里呢?莫言:对于作家来说,各种“食物”都会给他提供营养。就像你刚才提到的马尔克斯,福克纳也会对我产生影响,但是从根本上讲,我是吸收了齐鲁大地、齐鲁文化的很多东西。

  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说得很好,我是幻觉现实主义,而不是魔幻现实主义。如果说魔幻的话就说明我是直接从马尔克斯那儿过来的。齐鲁文化源远流长,高密向西300里的淄川,出了一个大文学家蒲松龄,他的《聊斋志异》中国人应该都知道。我受到蒲松龄、高密民间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西方的影响。这里是我的根本。

  华商报:您跟郭敬明说过,在上世纪80年代那批作家中,您是最狂的。

  莫言:这种狂是虚狂,因为心里无底气,所以才狂。就像一个小孩走夜路,害怕才会放声歌唱。如果一个人心里很镇定,无所畏惧,往往是默默无言的。

  华商报:你辍学后放羊时是那个害怕走夜路而放声歌唱的孩子吗?

  莫言:我孤独,但是我有治疗孤独的方法。就是可以观察周围的草木虫鱼,那么多的花儿、水洼,发现大自然神奇无比。这些都变成排解我孤独的外在的东西。

  “后来张艺谋说我很像生产队的会计,会计和队长才能配合好”

  华商报:您从上世纪90年代定居北京,为什么每年还是要抽时间回来,甚至很多作品要在高密完成?

  莫言:高密是我的故乡,回到这个地方就感觉接了地气。周围的街道、植物、山川、河流和我的童年息息相关。我在这里有很多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我也非常愉快。

  华商报:您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有非常大的不同,为什么呢?

  获奖后资产过亿:

  莫言手稿一夜飙升至百万元 被指可作投资

  莫言年内收入或达两亿 将成中国作家首富

  莫言获奖之后:

  莫言家乡拟花千万种万亩红高粱 官方:赔本也要种

  莫言:奖金买房子是玩笑 家乡种万亩高粱不可当真 

  山东高密计划花50万整修莫言故居 其父称太张扬 

  莫言拒绝政府修缮其故居 称劳民伤财(组图)

  莫言旧居将被开发成景点 院中萝卜被来访者拔光

  莫言呼吁:

  莫言希望"莫言热"快过去 呼吁关注更多中国作家 

 [1] [2] [3] 下一页

编辑:温磊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