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养老金缩水6000亿 专家建议成立独立法人机构运营

来源: 同花顺整理  2012-11-09 14:2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社科智讯专家郑秉文日前表示,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从2001年到2011年间的十余年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缩水”近6000亿元。面对如此巨额的财富流失和日益严峻的社会养老压力,试问我们的养老基金市场改革路在何方?专家建言纷纷支招。

养老金缩水近6000亿

  中国养老金大多存银行 10年缩水近6000亿

  我国养老金运营现状

  郑秉文指出,目前中国养老基金主要有三大支柱:3580亿元的企业年金、8690亿元的全国社保基金和1.95万亿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截至2011年底)。其中,前两部分资金均已实现规范的专业化市场投资运作,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却依然在通过落后的投资体制获得低下的收益。

  郑秉文介绍说,从世界范围看,养老保险基金要么是购买国债,要么是采用市场化投资运作,存银行的只有中国独此一家。在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投资体制下,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获得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但过去11年间,中国年均通货膨胀率却高达2 .47%。以此推算,养老保险基金的损失约6000亿元。

  欧美国家的养老金运营体制

  纵观养老金制度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无论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改变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发放模式的过程。以加拿大为例,其早在1957年就推出第三支柱私人养老金RRSP计划,政府允许税前扣除限额内的个人供款,供款限额约为每人每年21,000加元。目前在加拿大,约69%的成人拥有RRSP账户,RRSPs在65岁以上退休人员的整体收入中替代率达到32%。

养老金缩水近6000亿

  中国养老金10年缩水近6000亿 专家建议成立独立法人机构负责运营

  专家建议

  如何实现养老金不缩水、不亏空,跑赢通胀,分享GDP增长?专家建议“为规范养老金受托人制度,规范养老金市场,可以借鉴美国政府债券、英国环境与社会发展基金、澳大利亚超级年金信托账户的经验,建立确保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社会发展基金。”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胡立峰表示,从国内外养老金投资运营已有的经验来看,上市公司仍是最好的投资品种,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可达8-9%。针对养老金入市可能导致风险与亏空,胡立峰表示,养老金入市是必然趋势,如果因为可能导致亏空而完全堵死这条路则不符合金融改革创新的精神。但具体的投资比例、具体金额和进度可以慢慢探讨。

  郑秉文认为,投资体制的改革迫在眉睫,要想通过投资体制改革达到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的愿望,还应该提高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打破地方割据,以便使投资体制改革内生化。所以他建议,成立全国独立法人机构,负责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模式。他说,“在目前的制度结构下,提高统筹层次是非常必要的,即使不提高统筹层次,投资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

编辑:白玫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