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崔东
“如果能出来,想老老实实过日子”
昨日上午,记者在榆阳区看守所内见到了崔东。一条厚厚的绿色棉被盖在身上,崔东侧身躺着,见到记者前来,他憔悴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惊讶。
记者:“抢亲案”出狱以后,你靠什么工作生活?
崔东:就靠开出租车(黑车)拉客,每月能赚5000多元。
记者:这些钱够你生活开销吗?不参与贩毒就过不下去了吗?
崔东:(犹豫了一会)我的开销也很大,妻子不上班,还有孩子,我自己也要看病,所以也没办法。
记者:还记得你结婚仪式上当时怎么讲的,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崔东:我记得我说过要重新开始……对不起,我犯了错,对不起关心我的人,希望政府能宽大处理。如果能出来,回家乡想开个麻将馆或者老年活动中心,老老实实过日子。
案 外 观 察
重度残疾或重症病人犯罪除判无期徒刑外,一般很难长期监禁,较容易办理保外就医,对此法学教授表示——
避免此类人群逃避刑罚国家应建专门监管场所
在这个贩毒团伙的主要成员中,除崔东外,叶某、高某、闫某3人也为下肢截瘫,梁某、白某两人身患尿毒症,余某为肺癌病人。
昨日,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禁毒大队长田新生介绍说,榆林市区残疾人参与毒品犯罪现象日渐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榆阳警方破获的残疾人涉毒案件,超过涉毒案件总量的三分之一。
“这些涉毒案件中的残疾人,对抗心理很强,也很有经验,见到警察抓捕,虽不做反抗,却往往利用需要照顾身体、补贴治疗费用为借口,给办案机关造成压力。”
记者了解到,重度残疾人或重症病人涉毒案件中,除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嫌疑人,一般情况下难以长期监禁,被判处有期徒刑后,比较容易办理保外就医手续。重新回到社会上,这些人仍然会参与毒品犯罪。办案民警表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司法机关普遍对此类特殊群体涉毒犯罪的打击处理比较头疼。
就残疾人及重症病人参与毒品犯罪,往往利用身体条件逃避刑罚执行的现象,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卫国昨日向记者介绍说,我国刑法在残疾人或重症病人涉及违法犯罪的定罪量刑方面没有纰漏,关键是在刑罚执行上存在一些问题。
“监管场所并非专门治疗机构,经费紧张,医疗水平不具备治疗大病、重病条件,虽然出于人道主义,对在押人员急病、重症都会积极治疗,但给这些机构正常运转造成沉重负担。”冯卫国说,如果不严格执行刑罚,就无法体现法律震慑效果,会给此类人群逃避刑罚执行以可乘之机。而现实是国内大多数监管场所确实不具备条件。他认为,仅有司法机关承担刑罚执行的压力是不够的,从长远看,国家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专门特殊的监管场所。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宋飞鸿采写
编辑:张乃千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