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诺贝尔晚宴莫言第四位发言 奖章或添红高粱元素

来源: 新闻晚报  2012-12-10 14:5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表演]马戏团做余兴表演

  晚宴的余兴表演已经安排好,由CirkusCirkor表演。十年前,CirkusCirkor在诺贝尔盛宴上做了表演。今年,他们又回来了。蓝色大厅将安排给杂技演员、荡秋千演员、走钢丝者、音乐家、孩子、年轻人及老年人。全世界有120多万人在舞台和节日中观赏过他们的演出。

  莫言在斯大演讲 再秀“见招拆招”

  晚报记者 谢正宜 报道

  北京时间昨晚9点,莫言按照惯例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举办讲座,玛格纳礼堂12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除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学生外,有很多当地中国留学生前来聆听,莫言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现场,提前半个小时走入礼堂,随即,遭遇现场所有粉丝热情的手机、照相机“围攻”。

  继首次演讲之后,莫言此番再秀“见招拆招”的高端“太极功夫”,机智幽默的回答多次引来笑声和掌声。

  【现场朗读】 《上海文学》山东口音

  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读者见面会以朗读小说的环节开始,在细节上颇为考究的他,并没有随便将自己的文字打印在白纸上朗诵,特意手持了一本刊有自己作品的 《上海文学》。第一次朗读,莫言选择自己小说《狼》的片段,略带山东口音的朗读,不时引来观众的笑声和观众席上山东籍留学生亲切的小声欢呼。

  在莫言的朗读之后,瑞典演员约翰·拉巴尤斯也用瑞典语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他的表演七情上面,手舞足蹈,活像一出舞台演绎,这也让莫言有点坐不住了:“我也站起来朗读,但是即便站起来,也不如他读得好。 ”

  在活动中,当地著名汉学家、中文教授罗多弼在发言中对莫言的作品评价很高:“莫言读过很多西方文学作品,也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启发,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必须尽快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因为这两位大师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他自己是冰块,如果距离太近,就面临被蒸发的危险。显然,今天的莫言,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地方,拥有独一无二的中国声音。 ”

  【读者互动】二十年后 看八零后

  由于增添了现场读者互动环节,莫言此番的大学演讲远比之前的新闻发布和主题演讲轻松得多,在遭遇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学生兼高密东北乡“对于我们八零后现代年轻人有什么期望建议”的提问时,携女儿管笑笑出席现场的他显得尤为感触,甚至为了回答问题,耽搁了之后的签名环节:“我女儿也是八零后,我过去也觉得八零后好像永远长不大,但事实上我想现在我感觉到这是我错误的理解。我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就发现我的女儿比我想象的能干多了。我想再过二十年,这个世界是八零后的天下了,到那个时候各个领域重要的人物都是他们。所以我对年轻人寄予无限的希望,我想今后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

  【嘉宾对谈】探讨人性 尊重曲解

  关于作家的写作,莫言表示,所有的作家最终通过作品探讨的还是人性: “我想如果一个作家在人性方面没有自己的发现,他的这个作家称号是值得怀疑的。当然,文学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大家都在探讨人性,至今也没有探讨清楚,所以我们还想继续探讨下去。”

  至于对读者的期待,莫言则称早已做好被曲解的准备: “应该对所有的读者都表示足够的尊敬。优秀的作品就存在着无限被人曲解的可能性。越是优秀的作品,越可能被人曲解、误解。中国有一部最有名的小说 《红楼梦》,几百年来每个人都在解释,越解释越糊涂。所以我觉得高明的小说家会把自己的思想深深地藏在他的故事里面,我今后要继续努力,争取写出充满矛盾和悖论的小说。”

  同时,莫言也认为,文学远比政治效果美好: “政治教人干嘛?打架,勾心斗角,这是政治要达到的目的。文学教人干什么?教人恋爱。我建议大家多关心一点教人恋爱的文学,少关心一点让人打架的政治。”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