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保洁员怕80岁老母太孤单 带母扫大街3年(图)

来源: 三秦都市报  2012-12-14 05:09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中午,梅金鹏和母亲在路边吃烩麻食 本报记者 宋雨 摄

  本报讯 (记者宋雨实习生粟洁)时序隆冬,踩着稀疏的晨光,42岁的梅金鹏蹬着三轮车出门了。绿色车身上印着“保洁”字样,80岁的老母亲裹着枣红色棉袄,盘腿坐在车上,“陪”儿子扫街。这一“陪”,就是整整三年。

  他当保洁员携老母上街

  昨天早上7点,西安市电子正街。安顿好母亲后,梅金鹏蹬着三轮车,开始将路两边扫成堆的垃圾一堆堆拉走。“我凌晨四五点出门,扫完路后回家接老人。”

  离他不远处的一个报刊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坐在小板凳上东张西望。小摊是老人摆的,卖各类报纸,有时也稍带卖点棒棒糖。

  梅金鹏不时回头看看老人,时而跑过去给老人戴戴帽子整整衣服,或给老人喝口水,再跟老人说几句话。

  下午1点,老人开始吃午饭。儿媳妇韩淑亭从家里端来一饭盒烩麻食,梅金鹏又跑到蒸馍店买来一块钱的蒸馍,娘俩蹲在路边吃了起来。

  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个人是母子,街道依旧车水马龙,路边的法桐悄无声息地长高,见证了老母亲和儿子3年来的浓浓真情。

  “老父亲在我14岁时就去世了,老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4人带大,吃的苦太多太多。”梅金鹏说,他是母亲最小的儿子,按照老家的风俗,理应让母亲住到他家,给老人养老送终。10年前,梅金鹏两口子从长安区东大镇索庄村的老家进城当起了保洁员,母亲和他的两个女儿一起生活。“3年前,我的两个女儿一个考上高中,一个考上初中,都来到西安城里上学,母亲虽然身体硬朗,但一个人生活,我总不放心。”

  日子虽然过的苦点但一家人亲情浓浓

  梅金鹏和媳妇都是保洁员,没有节假日,每天凌晨四五点上班,晚上七八点回家,谁来照顾母亲,成了头等大事。

  “她眼睛花了,耳朵也背,一个人呆在家里,从白天到黑夜,谁都能想象有多无聊。”为了不让母亲孤单,梅金鹏决定在自己上班时,载着母亲一起出门,中午时,在路边陪母亲吃个饭,到下午四五点,再抽空把母亲送回家中。

  街上人多,也热闹,老人在马路边上遛弯儿、晒太阳、活动筋骨,心情能好很多。但是在梅金鹏看来,母亲每天都能看着儿子和儿媳妇在她眼皮下工作,也是对老人最大的慰藉。

  几个月前,他又在自己扫街的范围内,给母亲摆了个小摊,一为母亲解闷,二也能贴补点家用。

  保洁员公寓在南三环边上,12平米左右。去年,大女儿考上了咸阳一所大学,梅金鹏夫妇两人,带着老母亲和上初中的小女儿,3代4口人住在一起。除了一个吊扇和一台电视,这个“家”中几乎一无所有。一个大立柜将房子隔开,前厅睡着他,后厅两个单人架子床拼在一起,睡着他的母亲、媳妇和小女儿。遇到周末,大女儿从咸阳回家,床上就会挤4个人。

  “我和媳妇,每人每月挣1040块钱,只要是老太太开口,就尽最大的力量满足。”昨天下午,梅金鹏回到家,一边切着红薯,一边无奈地叹了口气,“老太太给了咱这条命,当儿子的,再辛苦也高兴。”

  从家里到母亲的报刊摊,单趟时间约20分钟。梅金鹏说,母亲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下午时分,他蹬着三轮车,载母亲回家,“老太太可高兴,给我讲讲在路边看到的些事,我们娘俩边说边笑,她高兴,我就高兴。”

编辑:李晨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