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陕西公益性公墓建设模式获民政部负责人首肯

来源: 人民网  2012-12-16 10:5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陕西公益性公墓建设模式获民政部负责人首肯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以及其他省市民政部门领导在陕西省民政厅厅长曹莉莉的陪同下参观了灞桥区公益性纪念堂。 张伟/摄

  人民网西安12月15日电(实习记者 张伟)2012年12月14、15日全国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和来自十六个省市自治区民政部门主管厅长、业务处长等80余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代表们观摩西安市灞桥区公益性纪念堂和阎良区荆山墓园,学习陕西省加快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研究推进全国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的措施办法。来自全国其他省市的民政部门负责人对陕西公益性公墓方面的先进做法表示赞赏,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现场会上也对陕西在公益性公墓方面的做法表示肯定:“陕西公益性公墓建设模式为全国提供了经验”。

  陕西将公益性公墓纳入各级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城乡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予以布点和规划初步建立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政策体系、规划体系和标准体系,保障公墓可持续发展。并将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殡葬救助范围,明确规定凡城乡低保对象、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流浪乞讨人员、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允许火化的无名尸体、县级以上政府机关认定需要救助的特殊困难群众,凡自愿选择火化的,对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四项基本殡葬费按每人1000元进行救助,确保困难群众死有所葬,葬有尊严。

  陕西在公益性公墓建设中强化了公墓的生态功能,坚持“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的原则。截至目前,陕西省25个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中,2个已建成投入,其余23个已全部完成选址和设计。在建设中,陕西民政部门力求打破“公益的即是粗放的,廉价的即是低劣的”认识偏差,加强政策规范,完善公益性殡葬各项管理标准,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确保公益性公墓在质量、价格、管理上都不打折扣。

  参观中,西安市灞桥区公益性纪念堂大力推进骨灰规范化管理,以村组的模式管理骨灰。西安市阎良区荆山墓园以棺柩、墓碑全部采用可降解材料、规范的墓区管理和生态化的园区环境,这些具有特色的做法得到了参观者们的好评。

  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郭青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益性公墓是政府划拨土地、政府出资来建,完全让利给老百姓的工程。陕西省公益性公墓的主要特点就是便宜,确保困难群众死有所葬,葬有尊严。今年政府拿出了七千万元在全省25个县试点并计划用4到5年的时间达到全省每个县(区)、每个市至少有一个公益性公墓。未来,陕西将通过先试点再逐步推广的方式建立覆盖全省的公益性公墓,并逐步将公益性公墓覆盖全民。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