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咸阳老教师轻信网上炒股能挣钱 8万元积蓄被骗光

  市民上网时,网页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链接和对话框,如果不小心进入,按上面的提示操作,则有可能被骗。本期,将为你解析网络诈骗,以及预防的方法。

  案情:老教师多年积蓄被骗

  吴老师(化名)是咸阳某学校的退休教师,今年60余岁。退休后,吴老师一直在家,无聊时常常上网打发时间。

  2011年年底的一天,吴老师正在上网,突然网页的右下角出现了一个对话框,吴老师随意点进去,谁知却一步步被骗走了辛苦积攒多年的8万余元。

  吴老师点击网页右下角的对话框后,进入了另一个页面。这个网页主要介绍股票的信息,其中“帮助挑选股票,投资后,几日内收回成本,赚到钱”的信息吸引了吴老师。

  通过对话框,对方告诉吴老师,近期有一只股票,投资后几日内便可收回成本,赚钱特别快,而且投资的越多,赚钱越多。

  随后,对方又要了吴老师的手机号码,通过电话继续给吴老师讲,“投资这只股票能够如何如何赚钱。”

  几番对话下来,吴老师相信了对方,并按对方的要求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共8万余元全部给对方汇了过去。

  几日后,吴老师想看看投资的股票是否收回了成本,便给对方打电话,没想到对方居然关机。上网找当时对话的网站,也已经找不到了。此时,吴老师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解析:典型的网络诈骗

  这是典型的网络诈骗,不法分子设立一些非法的网站或者对话框,市民进入后,按照上面的提示操作,则会上当受骗。

  吴老师点开网页后,被上面可以迅速赚钱的信息吸引,在对方三番五次的诱导后被骗。如果和对方交流的过程中,吴老师能够和家人或者朋友商讨此事,结果则可能改变。

  类似诈骗还有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建立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利用虚假电子商务进行诈骗;利用用户弱口令等漏洞,破解、猜测用户账号和密码。

  民警支招:发现异常应尽快关闭网页

  嘉宾:咸阳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武杜鹃警官,向市民支招如何防止这类诈骗。

  1.进入网页前核对网址,看是否与一般正规网址一致。

  2.妥善保管好密码,不要选诸如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

  3.做好交易记录,对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平台办理的转账和支付等业务做好记录,定期查看“历史交易明细”和打印业务对账单,如发现异常交易或差错,立即与有关单位联系。

  4.管理好数字证书,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交易系统。

  5.对异常动态提高警惕。如不小心在陌生的网址上输入了账户和密码,遇到类似“系统维护”之类的提示时,应立即拨打有关客服热线进行确认,万一资料被盗,应立即修改相关交易密码或将银行卡、证券交易卡挂失。

  6.在网上购买东西时,应尽量挑选信誉度高的网站,交易过程中如果出现“网络超时、系统繁忙”等,要求重新输入账号和密码时,应尽快关闭网页,确认网址后再进入。

  7.如果网上买东西时,“店主”称自己的账户出现问题,要求将钱不通过支付宝直接打入另一个账户时,应该立即终止交易,因为对方可能在进行诈骗。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