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老人退休金2100元上街捡剩饭菜 称看不惯糟蹋粮食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2-20 05:41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老人吃完肉夹馍后,将馍渣也捡出来吃干净 本报记者于卓摄

  每天中午11时至下午3时,大唐西市总有位老人捡别人扔掉的食物食用,老人88岁,名叫昝井荣,是一名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2100元,老人说,他不缺钱,“就是看不惯别人把好端端的粮食糟蹋了。”

  “有人浪费食物是没挨过饿”

  昨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大唐西市美食广场三楼见到了昝井荣,老人手里拿着无纺布袋子,袋子里装着几个塑料袋,老人说,每天,他来大唐西市转上一圈,就能收集到自己一天所需的食物。

  “我每个月有退休金,不缺钱花。”昝井荣说,他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来大唐西市收集他人剩余的食物,“这些吃的我不吃,就被扔掉了,有些食物别人只吃了一两口,眼睁睁地看着服务员倒掉,太可惜!”老人说,他不怕脏,就怕别人糟蹋食物。

  昝井荣说,自己老家在山西,少年时的饥饿是他永生难忘的记忆,“那时候日子太苦了,吃了上顿没下顿。”昝井荣说,有人浪费食物,是因为没有挨过饿,“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没吃的,饿了爸爸就叫我们吃咸菜,喝凉水。吃过咸菜后,自然就会口渴,喝了一肚子水,饥饿感就不那么明显了。”

  “老人自去年9月份开始,就一直在这捡东西吃。”美食广场保洁员王女士说,老人偶尔还会把捡到的食物分给附近的流浪汉。“如果看到老人捡东西吃,我们员工也会买给他。”大唐西市美食广场负责人说。

  最大愿望是返回老家生活

  老人独自租住在灞桥区席王村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民房内,“我这老同事捡东西吃都有好几年了,我劝过他,他也不听。”昝井荣的房东王先生是老人的老同事,王先生说,老人在四年前住到席王村,从那时起,就一直捡食物吃。

  “我曾经在钟楼捡过吃的,后来看到大唐西市美食广场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就去那里了。”如今,老人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前往大唐西市捡食物。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我们村。”老人说,他的亲人都在山西临猗县,在西安偶尔也会感到孤单,“我们农村人不浪费。”

  在记者和市民的劝说下,老人答应,以后尽量不捡拾食物食用。

  专家:节约也要选择健康方式

  国家高级心理教练李豫成分析,老人之所以会捡垃圾食用,根本原因在于老人过于孤独的生活状态,“年轻时饥饿的印象一直留在老人脑海中,但老人采取的节约方式,属于比较偏激的行为方式。”李豫成说,“捡拾垃圾食用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此以往,也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

  李豫成说,有些空巢老人由于过于孤单,往往会选择一些过激的行为方式来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关爱,“有偏激行为的老人,多数都渴望表达,更渴望被关心。”李豫成建议,老人的亲属应给老人一些关心,身边的邻居也应多给老人一些关怀,同时,老人还应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晚年生活。 本报记者靳鸽

编辑:温磊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