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0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湿地公园要加强科普教育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

  西安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建成面积如此之大的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其决心和效果令人赞叹。同时在生态区里建设西安金融中心,特别是欧亚论坛的永久会址也在这里,这些理念比较新、措施比较好。

  我国的湿地分为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与沼泽化湿地、库塘等5大类、34种类型,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在湿地公园里,要给动植物预留生存空间。进行湿地科普教育也是湿地公园的任务,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法科学准确地介绍有关湿地概念、分类、作用是很重要的。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湿地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在湿地调查和研究、立法和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恢复重建、国际合作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全国生态区建设的一个样式

  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慈龙骏

  我非常认可浐灞生态区的发展思路和理念,以“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发展支撑生态重建”的发展思路,探索在河流综合治理中谋求城市的发展,在区域开发中推进生态治理,走出一条生态治理与城市建设良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在西安、西北,在全国这种思路都值得推广和执行。尤其在西北,这种生态区建设模式都是有引领作用的。

  生态区在发展的同时提升了环境质量,而且改善了人居的条件,这是生态建设中把科学、技术、功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是与西安党政领导坚强的决心,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坚实的工作基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专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三者的紧密结合,产生了这样的成果。作为西北第一个国家级的生态区,也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级生态区称号的这样一个开发区,浐灞生态区是全国生态区建设的一个样式。

  作为生态区的湿地系统,要保持原生态、原始的湿地代表性植物和群落,要注意树种、草种的多样化,要有丰富的灌溉系统。生态区是“一江清流、一缕春风”,让我们生态区永远成为一个生态和谐、人居幸福的所在。

  把生态规划做细做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周

  我这两次来,感觉到中国速度的革命,第一是恢复植被,第二是把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进行很好的整合,第三是硬件的建设和软件的建设结合,这是很值得肯定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更好地促进“博”与“专”的关系,要更好地处理科技和文化的关系。要在各地文化的展示中更好地突出西安的文化底蕴,要把生态文化跟中华文化结合起来。

  有注重细节,包括规划的细节、土地利用的细节、概念的细节,在有气派、有气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细节做好,使它更精细、更精准、更精巧。

编辑:冉旭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