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集团公司新“两型两化”发展战略目标之一,远程抄表系统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科学布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工作思路,武功分公司以10千伏专变客户智能表计的安装为切入点,在系统内稳步开展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常言道:“头三脚难踢”。面对困难和挑战,公司想方设法,迎难而上,缺资金,多方筹措,压缩维管费用,并与客户沟通让其按比例主动分担;购设备,对国内三家有资质企业的产品型号、规格、功能,“货比三家”择优选用;缺知识、缺技术、缺人才,聘请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的专家、教授,四次开设专题讲座,进行业务辅导并到国电杨凌公司参观体验、学经取宝,从而增强了安装调试、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先县城、后乡镇,先客户专变、后公司公用变的方案,分阶段实施,抓好项目落实。经过辛勤努力,对县城的23个公用变、12个农副台区、69个专变客户安装了智能表计,同时,还对县城仁南社区123户低压客户进行远程集抄,并正在试行10千伏手机抄表。
远程抄表系统的初步运行,已显现出较大优越性:
一是在营销工作中,传统低效的工作方式得到根本改变,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每月抄表时防止了电量的估抄、漏抄,实抄率100%;强化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在线监测,能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对线损情况能自动进行系统采集、准确统计,实现了数据共享,避免了重复投入。
二是在生产运行中,当线路发生失压、失流等数据时,智能表计能及时记录数据,并上传到到后台程序,及时锁定故障点,为妥善处理故障提供了有力保证;其次,还可查询工作情况、运行事件和电能质量,对变配电设备进行经济运行分析,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了准确的技术帮助。
三是在客户服务工作中,通过智能表计的数据传输,经后台分析后,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可靠数据并反馈给客户,让其及时了解自己的用电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通过对客户电量统计、用电情况对比、用电异常、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率、负载率、功率因数分析,可指导企业客户及时调整生产班次合理用电,提高设备利用率。
远程抄表系统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营销管理水平,增强了客户服务功能,为下一步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功分公司日前组织营销、生产、计量和工程中心的50多名管理人员,对安装智能表计的重点客户进行了调查回访、征求意见、现场分析。大客户普遍反映,安装智能表计是“秤杆子”,计量公正、计费准确、便捷高效,就是好!(通讯员 巨伟会 张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