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西安市规划局网站对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大明宫遗址等景区缓冲区建设高度规划进行了公示。所有现状建设超出高度控制要求的,在建筑使用期满后按照高度控制要求进行控制。
大雁塔建筑最高不超60米
缓冲区范围:北至南二环、南至雁南三路、西至翠华路、东至芙蓉东路,以及雁塔路至和平门、雁塔西路至含光路、雁塔南路至雁南四路红线范围的三条视线通廊。
高度分区以视线分析为依据,将缓冲区划分为6米、9米、12米、18米、24米、36米、45米、60米控高片区,对缓冲区进行整体高度控制,三条视线通廊仅按照道路红线进行控制。
小雁塔缓冲区整体高度控制
缓冲区范围:东至文艺路西侧,西至含光路东侧,北至建西街与大学南路连线,南至南二环北侧。
高度控制方面以小雁塔为核心,强调小雁塔的绝对地标作用。以视线分析为依据,将缓冲区划分为禁建区、9米、12米、18米、24米、36米、60米、100米控高片区,对缓冲区进行整体高度控制。
兴教寺塔限制建设区最高建筑9米
缓冲区范围:北侧依地形,将山体坡度较大地区划为缓冲区内;南侧至潏河支流南岸;西侧沿潏河而上,至潏河西岸向北以西江坡村中道路为界;东侧至中韦村村庄道路。以视线分析为依据进行高度分区,将缓冲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可建设区。其中禁止建设区指为绝对保护,禁止开发建设的地区。限制建设区内建筑高度不得超过9米。可建设区范围内建筑高度以9米为主,不得超过15米。
大明宫遗址高度不超45米
缓冲区范围:东以太华南路以东两个街区的城市规划道路中心线为界,南以环城北路中心线为界,北以玄武路中心线为界,西以建强路外扩一个街区的城市规划道路中心线为界。该范围将缓冲区划分为12米、24米、36米、45米高度控制片区,对遗址缓冲区进行整体高度控制。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一类地块禁居民迁入
缓冲区范围:西界北起西三环路西缘,向西转至丰产路北缘,至建章路西缘向南转折,沿建章宫北、西、南三面的宫墙外扩100米边界向东至建章路,再由建章路西缘向南至三桥路南缘;南界西沿三桥路南缘向东至与阿房路的交点,再向东延伸,沿礼制建筑区遗存的西、南、东边界外扩100米,向北延伸至大兴路南缘,再折向东与西二环东缘相接;东界西二环东缘向北延伸至朱宏路,沿朱宏路东缘向北与G5京昆高速路(绕城高速)相接;北界G5京昆高速路(绕城高速)北缘。
高度控制分为缓冲区一类地块、二类地块、三类地块和四类地块。
其中缓冲区一类地块严格限制现有村庄的规模、禁止居民迁入,根据遗产保护的需要,应对现状分散布局的村庄居民和工厂企业进行调整。
缓冲区二类地块内不得进行与遗产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区域内已有的建筑不允许扩建和改建,包括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小区和村庄等。缓冲区三类地块和四类地块都为限制建设区,建筑物的最高点分别不得超过地面12米和24米。
本报记者卿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