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即将开始,报名和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也已确定。
10月15日以后,报考人员可登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http://www.mohrss.gov.cn)、国家公务员局门户网站(http://www.scs.gov.cn)及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2014)、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等网站查询招录部门、招录职位信息、招录政策、咨询电话以及招录公告等情况。
本次招录共有13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1.9万余人。考生报名主要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报名时间为10月16日至10月24日。报考人员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或国家公务员局门户网站上的相关链接登录考录专题网站。
《公告》明确笔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笔试定于11月24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大纲请在相关招录部门网站查询。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考试,考试大纲请在考录专题网站,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网站分别查询。
特别提醒
1
考试不指定辅导书也不举办辅导班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声明,本次录用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借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考试教材编委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权等名义举办的有关2014年考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广大报考者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2
“骗考”者5年内不得报考
招录公告指出,报名时,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给予取消本次报考资格,且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3
特殊职位报考地点有要求
报考银监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
报考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北京。
特点解析
申论考试时间延长30分钟
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将继续进行改革,除了进一步强化基层导向,还将强化对面试环节的监督,对笔试科目考试时长作出调整。
改革1:基层导向继续强化
举措:根据招考公告,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央直属市(地)级机构职位、县(区)级及以下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0%左右的职位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解析:从2010年度开始,中央机关就有计划地拿出一定职位招考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项目人员。当年,中央机关录用的大学生“村官”达到94人。2011年度,中央机关专门设置100个录用计划,用于招收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2012年度和2013年度,中央机关均拿出10%左右的职位招收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国家公务员局负责人表示,这项措施将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人才。
改革2:加强面试环节监督
举措:2014年度招考将通过进一步加强面试环节的监督,保证面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解析:中公教育集团公务员考试专家李永新表示,现有的面试环节采取的是结构化面试,要求明确测评要素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考官的自由度,以加强考试的公正。同时,通过考生考官双抽签的方式,最大限度保障考试公平。虽然如此,但由于公开透明度还不够,面试环节不可避免地会有瑕疵。
在面试过程中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将能够较好解决面试不够公开的问题,从而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公信力。
改革3:申论考试延长至180分钟
举措:申论是公务员招考公共科目笔试项目,要求考生根据指定的材料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加以论证,主要考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的申论考试时间由过去的150分钟延长至180分钟。
解析: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为了全面客观、真实有效地考查考生的水平,增加申论考试区分度,使考生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李永新分析指出,申论考试得分一向都不高,高分和低分人群非常少,大多数考生分数趋同,这对于选拔性考试来说并不是好事,也并不能客观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考试时间延长后,考查会更加深入,需要考生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对于考生来说,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材料和作答。这样的改变,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既能让考生体现出真正的水平和能力,也会在分数上拉开差距,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深度观察
怎样看待公务员这一职业?
2011年度至2013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130.5万、123.4万和138.3万,基本保持着“百里挑一”的热度。其中,大部分报考者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年轻人为什么热衷报考公务员?人们都抱着怎样的心态报考公务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认为,公务员这一职业较为稳定,职业声望和福利待遇相对比较好。此外,公务员考录是“玻璃房子”里的竞争,群众能看得见如何操作。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指出,公务员职业因其高稳定性、高福利性而更具吸引力。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公务员也比其他许多职业的竞争性和风险性小。
在某国家部委工作的谭先生说,公务员这个职业就是一个围城,没进来时拼命想进来,工作了几年后,频繁的加班、固化的形式、有限的上升空间让自己真的想跳出去。“但不做公务员,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届一位姓李的研究生说:“我将来不想‘蜗居’,更不想成为‘蚁族’,如果能进入国家机关,相当高的福利会给我带来安定感。”
纵观近几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冷热不均现象一直存在,热门职位一般集中在税务、海关、人事、财政等所谓有权有势的部门,而气象、地震、史志办等“清水衙门”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储建国说:“许多人在报考公务员时,要对职位的权力与责任、岗位的收入与工作强度做出权衡,相关职位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报考者的选择。”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