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盛唐遗音天籁仙乐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城隍鼓乐

  将同期举行陕西省第七届鼓乐艺术节

  从西安都城隍庙的鼓乐社,定期传来的笙笛锣鼓,或许就是大多数人对“中国古代音乐之源”的最直观印象。西安都城隍庙将于10月20日至22日举办修复竣工暨神像开光大典活动,届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城隍鼓乐”将在城隍庙戏楼展演,届时广大市民游客可以欣赏到这一“盛唐遗音、天籁仙乐”。本次开光大典期间将同时举行陕西省第七届鼓乐艺术节,届时西安的六家百年老社将齐聚都城隍庙展演千年绝响。

  源头:“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近代以来,城隍庙尤以鼓乐著称于世。

  始于汉、兴于隋、盛于唐的“西安鼓乐”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国乐代表,大部分国内民间音乐,甚至日本、韩国、越南的古老音乐都流淌着西安鼓乐的元素。西汉年间,从丝路传来的西域音乐与中原本有的汉乐交汇相融,历经各代磨合,终于在唐朝实现了演奏的巅峰水准。作为唐代皇室宫廷音乐,从巡游礼佛的立部伎到庆功嘉奖的坐部伎,悠扬华丽的旋律响彻广袤无垠的盛世帝国,众多文人墨客的笔端留下了对妙曲的由衷赞美和诗意般的描述。

  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西安都城隍庙住持刘世天向记者介绍,相传,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大量宫廷乐师流落民间或归隐寺庙进行乐事活动,逐步分为道、僧、俗三个流派,至明清达到鼎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的许多专家教授,纷纷来城隍庙采风调研,发现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作为唐宋遗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乐谱至今仍采用宋代的俗字谱(早于工尺谱),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古代的交响乐”。

  历程:渐成西安最为著名的鼓乐社

  西安鼓乐的调式风格各异,乐曲保存丰富完整,曲式结构复杂,分为东仓和大吉昌代表的沉厚僧派、都城隍庙代表的清雅道派和南集贤的东西村以及何家营代表的欢悦俗派等

  以西安都城隍庙为代表的道派鼓乐是西安鼓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城隍庙道众除了日诵早晚功课外,还必须修习鼓乐。世代相传,口传心授,勤修苦练,造诣非凡,娴熟的演奏技巧,使之具有明显的“清而近雅”的隋唐法曲风韵,形成独特的道派风格,独树一帜,渐成西安最为著名的鼓乐社。

  刘世天告诉记者,庙内原来保存有明嘉靖年间古典道乐调谱抄本,1942年日寇飞机将魁星楼连同其中所藏经卷、乐谱、乐器全部炸毁。抗战时期,城隍庙专门成立音乐研究会,公开传授鼓乐。解放初期,住持安来绪道长通道明德、谦和待人、敦厚处世,加之演技卓绝,被后学尊为一代鼓乐大师。先后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音协会员、省政协委员。1961年应邀晋京演出,取得轰动性效应,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杰出贡献,后来被载入《世界音乐家大辞典》,是中国两位获此殊荣的大师之一(另一位为《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

  据悉,都城隍庙鼓乐社由鼓乐大师安来绪道长主持创建,故宫博物院曾经有本无人能解的古谱,专家找到了安来绪道长,45天后安道长全部破译并且唱了出来,这就是道派鼓乐的经典曲目《隋唐遗音》。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杨阴浏先生因为学习了城隍庙鼓乐而破译了南宋词人姜夔的17首宋词。

  新生:打造古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这门有着2000多岁高龄的古老音乐,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现代“速食文化”夹击下,生存土壤和发展未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04年,文化部将西安鼓乐列入中国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名单。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2005年5月15日,西安都城隍庙鼓乐正式恢复了,省市领导及鼓乐研究专家曾多次亲临乐社指导工作。乐社先后参加了“欧亚经济论坛”、“世界古遗址理事会”、“华夏民俗文化节”、“国际道德经论坛开幕式”等重大活动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西安市城隍庙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金华告诉记者,2008年,西安都城隍庙成功举办了中断40多年的迎春祈福庙会,整个活动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十五,累计逛庙会人数逾50万人次,一举成为中国四大庙会之一。庙会期间,高跷社火、武术杂耍、民间绝技、书法茶道、戏曲相声、祈福法会等,异彩纷呈,成为古城新春期间最具影响力的一道文化盛宴。庙会极大地拉动了西大街的人气、商气,为促进西安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2009年9月30日,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评委会上,西安鼓乐的申报范本被所有评委集体鼓掌一致通过。2000多年的兴衰荣辱,几十年的奔走呼求,个中艰辛,难以言表。这预示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力量投入了这场抢救西安鼓乐的保护战,在保护与创新的荆棘之路上坚定而行。

  未来,西安都城隍庙将立足于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积极挖掘整理抢救鼓乐资料,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年轻乐师,努力打造古都西安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有种“华夏正声”叫“城隍鼓乐”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言之不足则长言之……”这就是在讲原生态音乐产生的缘由。

  有这样一种旋律,它曾经是隋唐的宫廷音乐。有这样一种旋律,历经千年传承仍然保有韵味。作为西安鼓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隍庙鼓乐承载着几个朝代的辉煌历史和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所有音乐一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城隍鼓乐的产生,其实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一件既自然、又简单的事儿。

  很多学者认为,鼓乐乃华夏正声,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源,并对城隍鼓乐的价值和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给予高度评价。

  1983年,日本现代的知名东洋音乐学家岸边成雄到中国访问回国后说:“从西安鼓乐中,可以看到日本雅乐的用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蓝玉嵩称:西安鼓乐乃绵亘千余载之古乐,源流可溯。寻绎唐宋古曲,此为重要途径,其中城隍鼓乐是民族的瑰宝。

  城隍古乐,源远流长,唐宋古韵,清旷悠扬。传统艺术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一份美丽的礼物、一种对生活的从容理解和优雅享受;那是先人对后人意味深长的祝福,同样也是后人对先人充满了瑰丽想象的热切回望。

  隋唐遗风,历久不衰,华夏正声,青春长在。历尽曲折,又换新生的“城隍鼓乐”正在输入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将展露她最美丽的微笑。

  本报记者 李俊杰

编辑:蔡珂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