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2014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网上报名已经结束。截至昨日下午6时,共有140.4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还有17.1万人正由招录机关进行资格审查,整个资格审查工作将于10月26日18:00结束。

  今年国考11729个职位,拟招19538人,按昨日下午6时通过审核的人数计算,总竞争比约为71.8:1。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国考报名时间减少一天,且招录人数比去年较少约1000人,但报名紧俏程度却不亚于去年。

  从已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的情况看,报考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的共有28.6万人,比去年减少12%,除少数报考特殊职位的人员外,绝大多数为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报考县级以下职位的共有91.1万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7.3%。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积极报名,有2.5万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了定向招录职位。审查合格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5.7%,少数民族考生占9.5%。

  截至昨晚9时,竞争最激烈岗位竞争比达到7192:1。

  陕西的414个职位,统计发现共有22452人报名,竞争比例为54:1,略低于全国平均竞争水平。

  陕西在竞争最激烈的前十位中,前五名都集中于邮政系统,其次国税系统有4个,西安铁路监督管理局有1个。其中,延安市邮政管理局以778:1居首位。

  考情分析

  部分职位大热背后的原因

  截至昨日下午6时,经统计,仍有106个职位无人问津。

  今年单个职位,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来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研究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拟招录2人,有14384人报考(数字截至昨晚9时),竞争比例达到7192:1。缘何这么热呢?记者查询其发现,该职位专业要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等,这些专业大多是就业市场上的“困难户”,外加不要求工作经历,不要求有服务基层经验,就给更多考生提供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机会。

  中公教育总裁、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分析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并无太大的变化,尽管随着公务员考试的发展,考生的报考态度越来越趋于理性,但面对“门槛低、无限制、条件优”的职位,众多考生仍然“心向往之”,趋之若鹜,无法免俗。

  有的热门职位为啥无人报考

  在106个无人报考的职位中,有国税、铁路公安、气象部门、铁路局等单位。虽然这些单位都很热门,然而为何出现无人报考呢?

  记者查询发现,这些职位中多数为地市以下职位,且职位本身对专业、学历、基层工作经历等条件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大多职位为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职位,工作性质较为艰苦,考生在综合比较之后把它们排在了报考之外。

  从事10多年国考研究的张永生专家说,针对今年新出现的铁路监督管理局,报考人数较少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单位是新单位,考生不太熟悉,而且其要求的专业往往不是大众化的,再加上基层工作经历等方面的过高要求,才导致报考人数较少。

  为何“仅限本科生”比例高

  记者在2014年国考职位表中看到,公布的11729个职位中,仅限本科的职位达到3405个。

  其中,中央党群机关职位中有48个;中央国家行政机关职位中有16个;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职位中多达2963个;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职位中达378个。

  记者发现,这些职位大多都是基层职位,有的明确要求“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省级贫困县”、偏远单位、“不提供宿舍”等条件,大多比较艰苦。

  而仅限硕士的职位为477个,仅限博士的职位只有34个,学历最高的博士,在国考中的选择机会却最少。张永生分析,这与社会上一些单位追求高学历相比,显得更务实,本科生足够了,就没必要非要研究生,要不会显得大材小用,用人单位也会觉得不太安稳,怕来了待不长。本报记者周艳涛刘苗

  考试变化

  申论考试时间

  延长30分钟

  专家:为拉开考生差距,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

  和往年相比,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大的变化是《申论》考试时间从150分钟变为180分钟。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国斌认为,申论考试是真正考察机关工作能力的必要方式,延长考试时间是为拉开分数,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

  “以往申论考试得分平均分大多在30至40分之间,高分人群非常少,大多数考生分数接近。”李国斌说,“申论是为考察考生的阅读、概括、分析、写作能力。而较短时间内既要阅读大量文字,又要思考,还要完成2000字左右的书写,基本上都是停留于表面,高手和低手很难区分。如果把时间延长,优秀考生一定会脱颖而出。”

  但有人推断,考试时间延长后,申论材料也会增加,问题会变难甚至会增多。对此,李国斌认为,“如果真要这样做,那么延长30分钟就没意义了。”

  李国斌还猜测,今年申论考试的主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问题。“申论考试一定围绕现阶段中国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众所周知,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无论是已经召开的十八大还是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关心的问题都是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报记者刘苗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