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杆塔矗立,银线横亘蓝天,携载着源源电流,为千家万户输送着光明和温暖,传递着发展的希望和正能量;一盏盏流光溢彩的华灯,犹如一颗颗闪耀的璀璨明珠,点缀在美丽富平的画卷上,象征着富平经济社会文明建设的成就。近年来,富平县供电分公司用真情和责任,谱写了富平电力发展史上华彩篇章;用心血和汗水,为富平县域经济发展浇灌出绽放着诱人芳香的满地繁花。在这片热土上奋力耕耘的富平电力队伍带头人,富平县供电分公司经理王社军,他扎根频阳大地,把自己青春的岁月无私地献给他所钟爱的电力事业,以激昂饱满的热情、敬业奉献的精神、清正廉洁的品格,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建设,谱写出一曲动人的劳动者之歌。
王社军在担任富平县供电分公司经理以前,就在集团公司系统不同单位历练多年:曾先后任职于富平县电力局副局长,合阳县供电分公司副经理,大荔县供电分公司经理。从业20多年来,他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都奉献给电力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得到了全体员工的高度赞扬,更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近两年来,富平县供电分公司在王社军的带领下先后荣获“全国居民用电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先进单位”、“省级先进集体”、“省级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公司连续三年在集团公司、连续五年在渭南分公司、富平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荣获A级单位;获得县级“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蝉联县级行风测评“五连冠”;公司党支部被集团公司命名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单位”。
学而不倦 严于律己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重视个人思想建设是王社军同志多年来一直要求自己做到的。他始终秉承以学为先,并力争做到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努力在建设学习型企业中走在前列。平时,面对繁忙的事务,他尽量排除各种干扰,坚持每天挤出1-2小时,利用晚间和公休日学时事、学政治、学理论,结合学习,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其中3篇还被地电系统有关刊物刊登。通过学习,使自身的理论素养得到提高,增强了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及省委省政府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除此之外,他还十分重视业务知识学习。先后自费购置大量现代企业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书籍,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反复研读,掌握观点,认真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工作能力,为做好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公司的“当家人”,王社军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的做人信条,经常用《廉政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和新“八项规定”对照检查自己,不断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在工作中,他坚持按规定办事,自觉抵制人员选用中的说情、送礼等不正之风。生活中,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传统,坚持在机关食堂用餐,下基层尽量轻车简从。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在住房、用车、公务接待等方面严格按规定办事。同时,他还严格要求自己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假借领导名义谋取私利。王社军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要求,狠抓公司的廉政建设,积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了企业的稳定团结。
与时俱进 创新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是电力生产的最末端生产经营单位,虽是末端,但企业经理面临的课题和处理的问题却最是庞杂。往上看,公司的发展战略他必须思考;往下看,员工的所想所需他也必须关注。凡此种种,无不牵扯着一名企业管理人员的精力。繁杂的工作如同一片汪洋,如若抓不住关键,往往会使领导人的努力陷入事倍功半的局面。对此,王社军同志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一名企业领导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实施对这个企业的管理,抓住了管理,就抓住了关键,企业领导人要对企业注入自己的管理思想,发挥出管理团队的智慧,为企业的发展指出奋斗的方向,并带领企业向最有利的制高点攀登。
两年来,王社军同志带领公司一班人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新“两型两化”的战略目标,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机制作保障”的工作思路,强调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在经营机制、市场开发、技术革新、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一项项革新:
--精细化管理,出实绩。一是基层站所实行“一长三员”专业化管理;二是市场开拓实行“经理跟进式”模式;三是安全管理实行“领导包点跟班负责制”;四是经营管理实行“创新课题介入制”。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富平县供电分公司售电量、售电收入等9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飙升。其中截至目前售电量比2009年翻了一番多,完成综合线损率5.44%。企业经营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发展势头。
--“刚柔”并使,提升员工素质。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王社军说:“员工
是企业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命运。”因此,在加强员工队伍管理方面,他立足于规范职工的德、能、勤、绩,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公司事事有规范,人人有责任。在刚性约束的同时,王社军又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员工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与企业血脉相融。为提高员工素质,公司还健全了员工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各部室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内容,分期分批对员工进行专项培训,打造出一支业务精干的“技能型”职工队伍。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员工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净化,品德风范得到了升华,技能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图中右二为王社军)
--特色文化,引领思想。企业文化是是企业的灵魂,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毛泽东早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王社军同志倡导企业文化同企业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他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县级一流供电企业紧密结合,把集团公司、渭南分公司网站、《富平通讯》作为企业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公司投资50万余元,建成了企业文化展室,为30个供电所、11个变电所安装了企业文化理念、员工行为规范化表述展示板,形成了富有富电特色的“富电之魂”--光谱子文化。
强化电网 优化服务
对一名企业领导人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企业内部的观察,尤其对社会责任大、社会民生经济发展影响力大的供电企业及其领导人,要做出准确的评判,必须把目光放在企业所服务的社会各个层面。对此,王社军有着满满的信心,因为自上任以来,他将电网建设与富平县“十二五”规划对接,将“优先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电力服务“民生工程”。他说:“要让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富平的‘电网更强了,服务更好了’。”
强电网之“心”,暖民之心,以服务发展为己任。在王社军的带领下,
富平县供电分公司先后投入资金7200万元,积极联系集团公司和上级电网等单位,启动了35千伏淡村输变电工程;将35千伏曹村变、王寮变由盖村变转入渭南迤山变运行,解决了“兴-盖”线夏季高峰时段的限电问题,为北部地区增加负荷16000千伏安。将35千伏新兴变导入110千伏富平变运行,投运35千伏长春变;及时投运110千伏长春变庄北线路,为庄里工业园新增负荷8000千伏安;启动110千伏富平变富钢用户专线,解决了新建华盛达钢厂负荷27000千伏安;对35千伏美原变、留古变进行了升级改造,将留古变一号主变由3150千伏安增容为10000千伏安;投运了110KV华盖线、35千伏迤南线,使110千伏盖村变、35千伏南韩变、35千伏吕村变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完成了10千伏到贤干线、流曲干线等干线的升级改造,解决了这些线路过负荷问题;更换了薛镇变123赵老峪、盖村变123流曲、曹村变125雷村、老庙变122东峪等过负荷10千伏开关、电流互感器;增容改造和布点配变42台,新增容量6720千伏安。(图中左四为王社军)
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富平电网植入了新的“主动脉”,进一步优化了电网网架结构,大幅提升了供电能力,有效解决了目前富平区域“电荒”现象和工农业争电矛盾,为富平县下一步的负荷发展预留了空间。同时也为加快富平全国电气化示范县建设,确保完成集团公司挂牌的年度重点工程--富平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富平调配一体化工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王社军在任期间,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筹集资金503.72万元,新建、改建供电所4个,并对10个供电所的房屋进行了修缮,完成了所有基层站所标准化办公设施的配置。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使富平电网结构不断优化,供电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王社军在总结自己的工作中如是说。
服务民生,勇于创“新”。为了让广大客户在用电过程中安心、舒心、省心、贴心,在王社军的带领下,公司一是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服务方式,在借鉴经济发达省份供电企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群众消费习惯,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先后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借助腾讯、网易等公司网络平台,建成了以智能化营业厅为“面”,以专业金融机构为“点”,以互联网、手机为“线”,“点”、“线”、“面”结合的多层次复合式、全方位、无“盲区”缴费模式--“缴费村村通”品牌服务工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受到全县广大群众的欢迎,社会反响极好。如今,对富平人民来说,缴纳电费不再是一件麻烦事,通过网银或委托银行代扣等渠道,就能方便地完成缴费。“缴费村村通”模式,彻底解决了供电窗口缴费压力,有效控制了欠费比例,拓宽了客户缴费渠道,成为客户缴费的首选方式。
二是小区直管,让利于民。为了使用电归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用户及早、平等享受到国家政策,真正实现“同网同价”,“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王社军要求公司克服人力、物力、资金短缺的困难,按照“四项重点”工作内容和“一四六六”有关要求,深刻剖析影响居民用电质量的主要矛盾,大力实施直抄“清零”工程,截至目前,富平分公司完成了南韩花园、状元府邸、秦正华府等6个小区2893户和城关镇连城村、曹村镇康庄四台的直管到户。仅次一项,状元府邸2400户居民一年电费开支较原来相比就少缴36.4万元,真正使“企业上水平,群众得实惠”落到实处,得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王社军说。公司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渭南分公司、富平县年度目标责任考评中,也连续五年被评为A级单位。
岁月无痕,创业不舍。支撑着王社军“做人”、“做事”的那一撇一捺,还是这样傲然挺立,愈久弥坚。他曾说过,“做人和做事都不是一时一事的拥有,而是一生一世的付出,为社会做事在我这里永远没有尽头,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勇立潮头的人,也是我人生永恒的追求,生命不息,奋进不止!”(文/通讯员 张增良 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