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防霾口罩买不到

  市民呼吁“管一管”

  本报讯(记者袁小锋)连日来,本报热线不断接到读者反映,想买个防雾霾的口罩,跑了好多药店买不到。口罩真的脱销了吗?记者跑了西安市内十多家药店进行调查。

  昨晚,在老百姓大药房含光路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种专业的抗雾霾的口罩在一周前已经脱销。

  在朱雀路一药店,店员说:“只有口罩里面的滤芯还有一些,但口罩早就脱销了。”现在根本进不到货,具体什么时间可以到货还不清楚。

  在相隔不远的怡康大药房里,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普通的棉纱质口罩,并且表示,这种口罩既能防尘,还能保暖,很实用,“市面上流行的专业的抗击雾霾的口罩已经断货快一周了。”该女店员还向记者推荐,将可以更换的抗击雾霾口罩的滤芯缝在棉纱质口罩内,“这样不失美观,而且还经济实惠。”

  在光华路几家药店内,同样断货。

  采访中,多位买不到口罩的市民提出:防治雾霾,是一项综合工程,在停产限产、治理黄标车等整治措施的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对目前市民急需的口罩问题,想办法解决。

  >>专家连线

  5到10年治霾应该能见效

  目前国内通行的治霾“利器”中,限产、限号、煤改气是否适合西安?本报记者连线兰州治污的亲历者、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马建民教授。

  作为国际环境研究专家,马建民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空气质量研究机构、加拿大环境部空气质量研究所任职,同时还担任多个国际组织职务。

  马建民认为,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每个城市的污染不一样。西安的污染主要也是私家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放与能源结构的问题。

  马建民表示:“从兰州市治理污染的经验来看,煤改气、限号、限产的措施是取得了显著效果的。同时政府对私家车的煤改气提供政策支持。但这样的经验是否适用于兰州以外的城市还值得深思。与西方不同,近几年中国城市出现的新的形势是,两年内城市的私家车增加了40%,堵车很严重。西安的PM2.5严重超标主要也是汽车尾气排放。众所周知,汽车在匀速行驶的时候污染不大,反而是堵车时排放的污染物更多。这些排放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一到供暖季,西安用于供暖和出租车的天然气缺口每日高达几十万立方米。无论是私家车还是市区的供热企业,要推出大面积的煤改气无疑缺乏可行性。”

  马建民称,在加拿大等国,空气污染治理政策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美国和加拿大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分别立法,设立了严格的标准。在加拿大,PM2.5的标准就是30,超过50就被认为是严重污染,政府建议民众待在家中、工厂停工、学校停课。现在居民每天在外面运动,都成了吸尘器。此外,美国加拿大都对于污染排放企业设立了严格的惩罚机制,即使是很少量的重金属污染也会付出被罚到倾家荡产的代价。”马建民介绍称,“在加拿大,气象与大气污染的预报结合在一起,不但要发布天气,还要预报3天内的环境污染指数。咱们国家目前只能预报实时的。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污染密切相关。在加拿大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也是实时监测的,以AQHI(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形式向民众公开。”

  马建民表示,“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太大,不可能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要求。但从现在开始治理,对症下药,5至10年后应该能看到成效。”

  本报记者徐娟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