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公布扶贫资金审计结果
19个扶贫县,17个骗资金
审计署28日公布了对部分地区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涉及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6省区的19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对审计公告梳理后记者发现,有11个县存在贪污侵占扶贫资金的问题;10个县违规支出招待费用于请客、送礼、旅游等;17个县存在骗取扶贫资金的事实,总额超过2150万元。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司长蒋晓华说,此次审计抽查财政扶贫资金12.4亿元、扶贫贴息贷款0.34亿元。查出违法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金额2.34亿元。
寻因:制度、管理均存问题
对于问题成因,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负责人认为首先是扶贫资金投入渠道分散,统筹管理不够。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有10类专项,涉及7个主管部门,各环节缺乏沟通,经常出现多项资金投入同一项目、同一成果冲抵多项任务的现象。
其次是扶贫工作权责不够协调,相关监督管理缺失。地方政府承担的扶贫开发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权责不对等,导致省级政府监管责任不够明确和具体,县乡政府重资金申请、轻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造成扶贫工作监管责任不落实。
建议:使用信息全程公开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这次检查反映出扶贫资金使用还缺乏更为严格的管理,这导致走后门、看面子,领导一言堂等因素都影响了资金正常使用。
他提议可考虑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公开机制,将扶贫资金信息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对专项资金的规模、扶持范围、扶持条件、分配依据等信息都予以公开,通过社会监督使资金使用更为公平合理。
(据新闻晚报12月29日报道)
这次审计反映和暴露出的问题,令人震惊,我们深感痛心,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国务院扶贫办督促边审边改、立审立改,并抓紧与财政部积极研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