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图为:常有好心人给袁婆婆送吃的

图为:袁祥珍婆婆在路上

图为:袁婆婆从快递站领取快件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菡 摄影:记者朱熙勇)

  袁祥珍已经65岁了,本该是坐享清福的年纪。但从3年前开始,她和儿子的命运被一纸欠条拖进“挣钱—还钱—挣钱”的循环里,无休无止。为了还清债务,她当起快递员,不会骑电动车,就每天背着上百件快递包裹,在武昌街头艰难跋涉,风雨无阻。

  赚的钱抵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

  “一闭上眼,想到这债永远都还不完,蛮灰心。但只要眼睛一睁开,就还得拼命去做。”袁祥珍说,每个月底是还债的日子,一到此时,她就急得睡不着,经常整夜和衣坐在躺椅上,琢磨着找谁借钱。

  2013年12月31日,儿子出门躲债已经两天。她想让儿子平安回家,思索一夜后,一大早就红着眼圈给丈夫生前的一位战友打电话求助。不到半小时,3000元汇到了她的账户。这是这位战友一周内第二次给袁祥珍汇款,上一次他汇了1万元。

  平时,袁祥珍不会总是那么幸运,她可以借到钱的朋友不多了,“现在连亲戚她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家里的欠债,源于1999年。当时袁祥珍的老伴患上癌症,一年的治疗花光了积蓄和卖房款,还欠下好几万元债务。她的儿子想尽快还债,借钱和朋友合伙做生意,结果血本无归,只得拆东墙补西墙借钱还债。3年前,由于实在借不到钱了,娘儿俩无奈找快借公司借了10万元。尽管她和儿子每月送快递收入近万元,但依然抵不上债务增长的速度。如今,这笔债务连本带利已经翻至16万元。

  袁祥珍患糖尿病十多年,每天得注射胰岛素。为了省钱,她学会自己注射,还将每天26个单位的剂量私自降为20个单位,脚肿得老高。“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这条老命还在就行。”她说。

 [1] [2] [3] 下一页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