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就是最好的保护
上官婉儿的墓葬在空港新城建设的空地中被发现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正式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据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介绍,目前墓葬的考古发掘已经结束,而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这座墓葬将被回填进行保护。
“我们早已封闭了现场,并安排专人进行守护。同时搭起了简易棚,防止雨水、风沙对墓葬造成破坏。但即使这样,墓葬在裸露的状态下,还是会遭到一些破坏。回填就是最好的保护!”李明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而这一观点既是考古学界达成的共识,也是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陕西省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上官婉儿墓葬是在空港新城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周边的两块地已经被征出去了,所以如果为了保护墓葬,让正在修建的公路改线不现实。“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般发现的墓葬都会回填,”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墓葬需要特殊的保护,把它们晾着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我们体谅上官家族的后人对祖先的崇敬之情,我们也在商讨能平衡各方的最合适的保护方案。”目前考古单位已经出具了上官婉儿墓葬相关情况的考古报告,施工单位也在申报,商讨能平衡各方的保护方式,“例如可能会在墓葬上面加一层保护层再建公路”,尽量做到既保护文物,又不影响市政建设。
对于上官家族的后人想将上官婉儿的墓葬迁回河南,工作人员称,如果如上官建芳所说,只是带一些土带几块砖,举行个仪式,还是可行的。而如果想要进一步带走陶俑和墓志铭,就不现实了,“甚至违反规定”。
“国家有相关的规定,所有考古发现的文物都是属于国家的,不能被这样随便带走。而且,文物脱离原地,文物会遭到破坏,不利于文物的保护。”
在收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上官姓委员会提交的上官婉儿墓地保护请求后,陕西省文物局及时受理,目前正在和施工单位商讨最合适的保护方案,得出结论后将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前几天我们还去了一趟陕西省文物局,询问情况。”1月19日,上官建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文物部门正在按照相关程序研究具体方案。
在河南的上官氏后人已经开始行动的时候,另一些上官氏的后人也在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上官婉儿自己没有后人,上官氏的后人应该都是她叔叔、伯伯的后人,我们在福建邵武找到了一份公元850年建谱的家谱,经考证,基本可以认定我们的祖先是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上官家族全国协调组相关负责人上官衍卫说,目前国内上官氏后人约有30万人,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苏、山西、陕西、甘肃等多地,我们与河南的这些上官氏后人暂时没有取得联系,他们应该也是上官氏家族的一支。
上官家族全国协调组定期要举行全国性的大会,上官婉儿墓的问题将成为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我们还是希望能把墓保护起来,不要回填,也考虑过家族出资把这块地买下来,只是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如果国家坚持要回填我们也没有办法,毕竟文物是国家的。”
本报记者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