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连日来,兵马俑芽孢杆菌一事备受关注,鞋底刮下兵马俑芽孢杆菌的采样地谜团一直难解。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刘波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又说是在兵马俑坑周围采样。昨日,根据论文公布的地点经纬度发现,采样地并非在兵马俑坑周围,而是几十公里外的渭南临渭区。

  论文采样地:渭南临渭区官道镇

  2012年,刘波团队在福建农业学报《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芽孢杆菌的采集与鉴定》中记载:样品的采集、分离与纯化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东经109°27′33″,北纬34°38′53″)中采用三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200g,称取10g土样至90ml无菌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微生物研究专家黄丽丽说,在土壤中取土样一般都会标注取样地点的经纬度,从这个经纬度上是能够找到具体取样地点的。她说,一般三点取样法就是从三个点取样,如果取样的这块地比较小,只需要标注一个点的经纬度就行了。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沈俭说,除了经纬度还要标注很多东西,包括:采集地、海拔、气温、相对湿度、土壤类型,而经纬度则是明确了采样地点。

  那么,论文中的经纬度在何处呢?记者请我省测绘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定位查询,论文中标注的“东经109°27′33″,北纬34°38′53″”的位置在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庙殿村附近,而临潼区兵马俑坑的经纬度则是“东经109°16′25″,北纬34°23′6″”,两地路程约50公里。

  刘波说法:采集地在兵马俑坑周围

  24日,刘波说,采集地是在兵马俑坑周边区域,其中包括刚下高速的地方,还有在兵马俑一号坑两边的楼梯上,刘波团队在走过楼梯后,将鞋底上刮下的土清扫之后,与他们在刚下高速的地方采的样混合到一起,再进行的研究。

  已发表的论文,强调是在秦俑一号坑,而采样的经纬度却远在百里之外。昨日,记者再次拨打刘波的电话,对方称正在开会,让记者找福建省农科院宣传部部长黄献光,并挂断了电话,而黄则不接电话。多名微生物研究专家均表示,论文中强调的经纬度是确切的采样地点,按照经纬度是能够找到当时样本的来源地的。经纬度显示地方与刘波团队所说地方,到底孰真孰假,令采集地显得更为离奇。

  本报记者 周艳涛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