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
窗里那张“椰壳脸”
故事开始于1960年,那一年,毕莲凤17岁,刚刚初中毕业。
毕莲凤回忆,那年6月,当军嫂的姐姐刚刚生产,在福建仙游县郊尾镇的部队随夫生活,她从老家大连金州县三十里堡的农村赶来帮姐姐带孩子,一家人住在部队的宿舍楼里。
毕莲凤住在三楼,每天上楼下楼之间,总能碰见住在一楼的男青年。“我老去河边洗衣服,他宿舍的窗前就是小河。”
夏日的午后,毕莲凤经过窗前时,曾不经意间瞥到里面一张用椰子壳刻的人脸,“挂在那里挺吓人,旁边有一把小提琴。”毕莲凤后来才知道,刻出这张“椰壳脸”的男青年叫张剑英,那时已对她一见钟情。
但在当时,毕莲凤从不敢看窗子里张剑英的脸,“一个大姑娘,怎么可能往战士的屋里看。”
一次到楼下打水,毕莲凤的暖瓶漏了底,开水把她的脚烫了一大片,惊叫引来很多战士帮忙,“人群里也有他,一脸焦急,但不敢上前帮忙。”
提亲
熟悉的“陌生人”
一周后,毕莲凤和姐姐随姐夫的部队迁往西安的军区,火车上,她到军医那里给脚上药时注意到,人群里的张剑英总盯着她看。
10月的一天,毕莲凤的姐夫突然谈起她的婚姻问题,“有人来提亲,叫张剑英,你不认识他,但你肯定见过。”
一句话让毕莲凤紧张起来,“我心怦怦地跳,傻乎乎地不知道该说啥,那时我还没有谈恋爱的概念。”后来,姐姐以她年龄小,回绝了对方的提亲,但拒绝并没让张剑英的爱情表达止步。
大年初一,张剑英委托部队政治处的干部邀请毕莲凤见面,“那天我穿着红衣服,梳着两条大辫子,姐姐把她那条紫色的围巾给我围上。”
在干部家里,毕莲凤第一次看清了张剑英的长相,“眼睛不大,头发有点自来卷,一身蓝衣裤,中等个头。”
毕莲凤记得,当姐姐将害羞的她介绍给对方时,张剑英笑着回答:“我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