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她曾亲眼目睹自己的音响被年轻人踢飞

  对于跳过“忠字舞”,演过“样板戏”的大妈陈丽卿来说,广场舞更像是“夕阳阶段”的重要支柱。每天早上6点半,西安市革命公园杨虎城塑像前的广场上,65岁的陈丽卿总会按时将油布铺开,再支上小板凳,算是对这块地“伸张主权”了。

  然而,当横空出世的广场舞大妈们不惧白眼,顾自起舞,麻烦也接踵而来。除了场地不时被别的大妈们占领,陈丽卿还曾亲眼注视着自己的音箱被一名年轻人踢飞。陈丽卿始终忘不了年轻人发泄般地喊叫,“让你跳,让你跳!”自那以后,陈丽卿身体力行地坚守“阵地”。

  或许因为一头白发的缘故,陈丽卿的舞姿里有一种历经世事的沧桑。在那个癫狂的年月,舞蹈曾经给过这个面容姣好的女人莫大的荣誉。因为自身条件的优越,出身不好的她小小年纪便被破例吸收到了陕西“毛主席思想宣传队”。“在西安演红了,就到户县的深山里唱白毛女。再后来大串联,全国文艺大会战,全国各地都跑遍了。”

  陈丽卿此生的悲喜大多与跳舞有关。参加工作后,在纺织系统工作的她曾多次代表单位参加文艺汇演。然而业余时间频繁的演出也为她惹上烦恼,“说我作风有问题,在那个年代,这比说你偷盗杀人还难听。”

  上世纪90年代,纺织行业不景气,陈丽卿提前退休。失去了集体的依托,陈丽卿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命变得像水上的浮萍一般没有着落。2003年,身陷抑郁症的她重拾老手艺,一个人在公园里顾自起舞。不想,竟然带出了一个广场舞团队来。

  如今的陈丽卿每天为教新舞而忙碌,看到有位失去丈夫的舞者逐渐从悲伤中走出,陈丽卿感慨跳舞也算做了一点善事。洗尽铅华,陈丽卿才顿悟,这狂热的爱好原是与生俱来的。唯有此时,舞蹈的意义才变得无比清晰,“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干多大的事儿,只有健康才是自己的。跳舞就是个人的私事。”

  不知不觉又把自己归到组织里了?

  过去的8年中,西安城墙周边修建的轨迹几乎覆盖了“吉祥”秧歌队的移动轨迹。随着南门广场的开发修建,这支“陕北特色”的广场舞团队,从南门挪到小北门,最终占据了含光门外的“要塞”。从散兵游勇到拉起队伍,吉祥逐渐小有名气,时不时地还有外国人慕名来照相。

  75岁高龄的吴茂才是“吉祥”秧歌队的舞蹈指挥。每周二四六傍晚,给卧病在床的老伴儿收拾完晚餐,老吴才能赶着出门,搭乘16路公交车,经过17站路12公里,从辛家庙的家抵达含光门广场。

  在“吉祥”,如老吴这样住在远郊的铁杆成员不在少数。从陕北农村进城50多年了,可吴茂才一听到锣鼓敲打便情不自禁。仿佛时空骤然穿越回了陕北子长县的山乡岁月。“喜怒哀乐都在里头,耍一场,烦心事都忘了。”

  在老教授段开生看来,“健身”这简单的诉求却在集体中激发出了最大的能量。

  作为“西安市保健操活动委员会第二工作站”的负责人,老段十几年如一日,一边办广场舞团队,一边办健康讲座,将广场舞的好处推广开去。老段的切身感触是,健康之外,舞者收获了一份超越“集体”的乡土气息。“一个队里的人,关系好到了什么程度?红白喜事都要叫上,非亲非故的,还时不时打电话来嘘寒问暖,比我自己的亲侄子外甥都管用。”

  老段记得,有几次与他一同担当乐队的一位老弟竟然向他“请假”,搞得他也纳闷,“这不是自发的娱乐活动吗?啥时候人家把自己给归到组织里了?”

  然而,集体的能量常常伴随着集体的误读。“吉祥”秧歌队就遇上了这样的麻烦。由于队伍的人员主要由陕北人构成,来扭秧歌的人里不乏开豪车的,自然也招来了风凉话,“陕北人如今财也大了,气也粗了。”还有人感慨,“这是李自成要占领西安城的节奏吗?”

  夏天的傍晚,一阵凉风吹过,吴茂才准备搭乡党的豪车回家去。“如今大不同了,在城里还可以耍一耍,在农村哪还有年轻人玩这个?不是急急忙忙赶着出外出打工就是逢年过节偶尔回来,常常是来不及走动完自家亲戚就到了返程的时候。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孩子,耍不动了,只能在城里跳了。”

编辑:白玫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