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摘要 : 杨振宁好友、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主席潘国驹也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 翁帆可以很好地照顾杨先生,我认为她照顾得非常好”。

  

92岁杨振宁称“不宜要孩子” 翁帆:顺其自然

 

  图注:2011年

  从杨李分裂看婚姻观

  杨振宁对婚姻有过很多论述,其中最奇妙的莫过于曾用与诺奖搭档李政道的分分合合来隐喻婚姻:“我们的关系,比我们和我们太太的关系更密切……在破裂的时候,与一个婚姻的破裂,是同一等级的痛苦。”

  由于两人对获得诺奖的最大发现中,各自所起作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两人在后来分道扬镳。此事或最终成为科学史上最大的悬案。其中对错是非,无法评说,即便周恩来、奥本海默、吴健雄等重要人物都试图弥合或者厘清此事,也均告无果。

  李政道认为,台湾记者江才健的《杨振宁传》得到杨振宁的授意,“他想通过此书重写历史,通过对我进行污蔑和贬低来索取根本不属于他的荣誉”。

  杨振宁则在与两人的共同恩师吴大猷教授的通信中这样描述昔日搭档:“成名后,他的内心起了恐惧。他自知对Parity贡献极小,极怕世人会说他不该得诺贝尔奖。这种恐惧与强烈的竞争心交织在一起,腐蚀了他的人品。”

  杨振宁在信中强调:“政道是一个极聪明的物理学家,吸收能力强,工作十分努力。”笔锋一转,他又写道:“可是洞察力与数学 能力略逊一筹,所以1962年以后文章虽然写得很多,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越是这样,他的恐惧心病就越厉害……”

  吴大猷则表示:“这是一件极其不幸的事,但真相不会永久被掩盖。”

  杨帆日记:爱之椅上的欢乐

  清晨8点,晨曦的微光透过清华“归根居”别墅的窗户,照进卧室。早已从睡梦中醒来的翁帆,简单挽起头发,洗漱后,走进厨房开始做早餐。

  “Darling,吃早餐啦!”两人的一天从牛奶、烤面包和煎蛋开始。

  “Darling,我去办公室了。”临出门杨振宁对翁帆说。“Darling是杨振宁和翁帆对彼此的称呼,他们这样称呼对方,在外人面前也不避讳。”

  杨建邺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

  短暂而繁忙的上午很快过去,大约中午12点,二人一起简单吃过午餐,然后午休。

  虽然长年生活在国外,但杨振宁喜欢淮扬菜,喜欢喝汤。下午两点多,两人起床,各自开始下午的工作。晚餐一般安排在6点半左右,有时在家吃。晚餐后,二人手牵手,在清华校园里散步。时常遇到学生,也往往点头示意,无人打扰两人的清净。

  每次出行,两人都十指相扣,无论何时,只要杨振宁一起身,翁帆的手就伸过去了,这已成为她的习惯。”杨建邺告诉重庆青年报记者。

  晚上,两人坐在一张小沙发上听音乐、看书、看碟,一起讨论情节。杨振宁对这张小沙发充满了感情,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沙发刚好容我们两人一起坐下。以前,翁帆没来的时候,家里只有一把一个人的椅子。”两人将小沙发命名为“爱之椅”。入夜,两人相拥着睡去。会客厅的桌子上,依旧摆放着亡妻杜致礼生前最爱的雕塑《太极》,守护着这一切。

  有时候,杨振宁大半夜有了灵感,就起床准备文稿。他常静静地坐或躺,举起一只手在空中比画,意思是把正在思考的东西写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这个习惯已经跟随他几十年了。近三年的文章与演讲稿,不少就是他在空中‘写’下的。”翁帆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

  关于未来,杨振宁仍有展望:“我已经活过了米寿(88岁),希望能活到茶寿(108岁)。”那时,翁帆也已54岁,正好是杨振宁的一半。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上一篇:贵州三板溪库区水白菜疯长成灾 渔业受损
下一篇:王宝强半裸秀肌肉 屌丝逆袭型男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