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强调权力减法 致力于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
科技人员主要是靠“头脑”出去创业,没人会拿你的设备
李克强指出,许多高新区原本就有与中关村相似的优惠政策: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给予期权等激励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经常有一个限制前提: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而且一定要是“国有高新技术企业”。
“按照过去的规定,如果是几个合伙人办的股份制企业,就享受不了这些优惠政策。但现在,我们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什么不能对不同所有制一视同仁呢?”
总理说,在科研机构改革之初,曾经有人担心,改革很可能会造成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资产流失”。
“后来我们看到了,这种情况没有出现!科技人员主要是靠‘头脑’出去创业,没人拿你的设备!”李克强说,“我们要相信科技人员,激励他们释放更多的创造力。说不定哪一天,这些创业者中间就能诞生中国的盖茨和乔布斯!”
我们给中关村、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其实就是简政放权的政策,很多都可以在更大范围、甚至全国范围推广
在强调“加快”的同时,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也要认真研究,将诸多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改革政策,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说句实在话,我们给中关村、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其实就是简政放权的政策,很多都可以在更大范围、甚至是全国范围推广!”李克强说,“但现在,我们总是弄一些‘政策洼地’,让各地来‘争’。其实很多政策完全可以是普惠性的!”
总理强调,改革走到今天,不能再搞这一块、那一块的区域分割。看不准的改革可以试点,然而一旦成熟就要加快推广复制,该普惠的就要普惠。
“政府部门要加快转变职能!”李克强说,“在推广普惠性政策后,更多的精力要放在加强指导监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让中国经济更有质量、更重效益。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肖楠)
编辑:秦一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