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交通建设和安全管理。常委会重视交通建设和交通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中的作用,听取审议了我省,交通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和我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要把交通大枢纽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运输产业升级,扩大供给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和交管人员的素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科学管理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为我省发展创造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常委会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工作,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和民族团结进步情况报告。审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十二五”的支柱产业进行规划和发展,重视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文化产业的投入和支持,重视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宣传开发利用;要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重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卫生事业。
“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常委会对各项报告的审议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审议意见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省人大有关委员会加强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督办和跟踪监督,促进了“一府两院”的相关工作。
三、围绕发展稳定大局,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常委会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任务,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信访督办和规范性文件审查等方式,开展了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促进了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进行节能减排执法检查。节能减排是“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是关系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常委会把检查全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陕西省建筑节能条例》的情况,作为监督工作重点,从去年7月开始,按照委托调研、重点检查、整改落实三个步骤开展了执法检查。把促进形成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长效机制与解决现实紧迫问题相结合,把执法检查与跟踪监督、推动工作相结合,把法律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我省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问题,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建立节能降耗长效机制,下决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使我省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把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任务紧密结合,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强化跟踪督察,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常委会还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对我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情况的执法检查,促进了5部法律在我省的贯彻实施。
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常委会着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继2009年听取法院民事执行工作专题报告并作出决议之后,去年又听取审议了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决议提出,全省各级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完善工作机制,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措施,增强监督实效;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的监督制约,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要求全省各级审判、侦查、刑罚执行及监管机关依法接受、配合和支持检察院的诉讼监督,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开展执法调研和工作调研。各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围绕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常委会审议议题,开展了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教科文卫事业发展、民族宗教工作、旅游产业发展、法制宣传教育等30多项执法调研和专题调研,形成了多篇调研报告。这些调研成果,既为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增强监督实效奠定了基础,也为重大决策和推动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是常委会对我省制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议,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采纳。
强化信访工作。常委会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意愿的重要途径,并把群众反映强烈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信访机构建设,充实干部队伍,创新工作措施,开通了“网上信访”办理系统,拓宽了人民群众信访渠道,信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年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6788件次,重点督办和跟踪监督信访32件次,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依法妥善处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根据监督法规定,常委会加强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建设,制定了备案审查工作程序,开展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对省人民政府和设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送备案的36件规章及决议、决定等依法进行了审查,维护了国家的法制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