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宝鸡讯(记者 赵航)退休职工韩师傅9月份因病住进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10天后病愈出院。可令韩师傅疑惑的是,医院出具的“患者每日结算清单”不显示每天的明细,让人无法核对;之后重新出具的清单,却出现了还未入院时的检查、化验等“费用”。
出院费用清单打出“糊涂账”
由于感冒引发慢支等病症,9月18日,64岁的退休职工韩师傅住进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治疗。27日,治疗10天的韩师傅病愈出院,2天后办理了出院手续,期间共花费医疗费6464元。
韩师傅有医保,出院后需报销相关费用。9月29日,他向医院索要住院每日结算清单,可令他疑惑的是,医院出具的“住院患者每日结算清单”费用项目收取的日期栏里,仅显示出“2011年9月”的字样,清单上所罗列的各项检查费用和药品情况具体是哪天的不得而知,无法核对。
同一患者出现3份不同费用清单
10月13日,韩师傅再次在该医院打印的住院结算清单更令他糊涂:住院日期为“9月1日”和“9月2日”,上边有化验费、检查费等合计50项的费用分类,而这比他9月18日住院早了十多天,也就是说,患者还未住院,医院出入院管理系统已生成了治疗费用。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采访。为了证明医院给韩师傅出具的结算单并没有隐瞒日期,医院依据住院号重新打印出一份韩师傅的“住院每日结算清单”,清单上费用项目罗列清晰,而且日期包含有年、月、日具体信息。然而,就是这份“自动生成”的结算单上,韩师傅指出,不仅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和金水宝胶囊他未服用过,而且9月29日还产生有葡萄糖、避光静脉注射液等药品费用,而实际上,他在27日已出院了。
为何清单上日期药品不符
早在2006年4月,卫生部就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应严格执行住院病人费用每日清单制度,将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告知病人或家属。病人出院时,医疗机构应提供详细的总费用清单。
在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办理出入院手续的窗口,医院为患者提供了触摸屏式住院病人查询系统,目的是方便患者明白自己每日的治疗和费用明细。“住院期间科室诊断开出的检查、药品等各项费用明细将同步出现在出入院管理处的微机上,从入院到出院时间内每日费用明细都会详细记录进结算清单,不会出现人为改动的现象。”医院财务科副科长杨晓岩说。对于三次出具结算单日期和药品不符等问题,他称是打印问题。
对于医院的说法,韩师傅表示不能接受。既然结算单费用是每日自动生成,那么为何出现日期不符、药品不符等现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