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团的媒体开放日选在了大会开幕的首日下午3时举行。下午4时05分,在6位人大代表发言结束后,集体采访正式开始。会上,对于外媒任何“刁钻”问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都不回避,并对乌坎事件的圆满解决做了一次全面的回应。
早在下午2时整,记者们已将会场内150个座位坐满,许多记者是紧贴着代表会场区外的警戒线站着的,而且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国外记者。整个媒体开放日,到场的记者约300人。
关于利益格局
审批权力也是利益格局
最先发问的是路透社记者:此前你曾说利益集团是改革的阻碍,想问问这些利益集团有哪些?另外一个是关于乌坎事件的。
汪洋反问道:“我只能回答一个问题,你说回答哪一个呢?”熟悉汪洋风格的记者在一旁就低低笑了起来。可站在一旁久候的记者忙嚷嚷起来“第二个,第二个。”但这位路透社记者挑选了“第一个”。
汪洋说:“那好,我尊重本人意见,第一个。”
汪洋回答:我以前是不是有这样的表述我已经记不清楚了。记得我说过,我们改革开放初期的阻力来自意识形态,现在的阻力来于利益格局影响。你是老外看不准也理解。(笑)
改革的利益格局主要是什么?在政府内部为维护部门的审批权力,实际上也是利益格局,是影响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
关于乌坎事件
选举没有任何创新只是没有走过场
继先后有两位记者提到乌坎事件之后,凤凰卫视的一位女记者再次提问乌坎事件,她想知道从乌坎事件的圆满处理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吸取?汪洋反问道:今天的提问全浪费在这一件事情上。我想采访一下你,为什么如此关注此事?记者也给予了不卑不亢的回答:“我个人觉得,乌坎事件的圆满解决对于目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有一定的作用。”汪洋说道:人代会上,我们发言受法律保护,你发言也受法律保护。其实,我今天有思想准备,乌坎事件一段时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刚才的记者所说,我们处理这件事情,首先村民是满意的,社会给予了积极评价。在处理乌坎事件上重要的是立足点,是判断乌坎群众所反映的诉求是不是合理合法。经过我们初步了解后,乌坎在土地问题上的诉求合理又合法,我们要代表人民群众利益,而不是代表村支书所实际代表的小圈子的利益。乌坎事件的妥善解决是选准了问题的立足点。我实事求是地说一句话,乌坎的民主选举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法》进行的,没有任何创新,只不过我们把选举法和组织法的落实过程做得非常扎实,让这个村子在过去选举中走过场的形式得到了纠正,如此而已。没有像外界传说的那样,因为担心像乌坎村这样的事件扩散,对这个问题处理采取变通措施,我们没有!本报特派北京记者刘兢周艳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