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于丹:我自己的设定面就是草根

来源: 南都周刊  2012-11-19 13:59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我更强调制度层面的保底

  南都周刊:于丹现象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外界的评价泾渭分明,反对你的声音很多都来自精英层,而草根大众却又很喜欢你。

  于丹:我琢磨过这事,我说柳村对我的影响那么重,一个人总有自己的设定面,我不可能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吧,我没有那么期待。我自己的设定面就是草根,他们就是我希望传递到位的那些人,他们就是当年在柳村提携过我的那些大哥大姐。

  南都周刊:你是教传媒的老师,你有没有分析过为什么自己受到这么多攻击?

  于丹:别人的心思我不揣测,我没有时间。我很清楚汤一介先生、陈鼓应先生怎么想,我知道我该去做什么。我个人的学养、修为都肯定还要再提高,但是我现在做的事儿我还会做下去。

  南都周刊:去年香港书展,李承鹏也在讲座中调侃你,说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在内心其实找不到答案。很多人觉得,你讲的东西对解决实际问题无益。

  于丹:文化不能承载一切,更多要问责制度。我相信问责制度这四个字你在我的课上无数次听到过,而且课上还有过争论,有的学生认为太夸大制度了,人性更重要。我更强调制度层面的保底,只不过因为我是个文化符号,所以大家记住的都是“寻求内心”的那个点。其实大家不知道我作为一个传媒的研究者,我更多地看重制度,我更认为这个社会的公平的改进是我们每个知识分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提升制度的建设,然后文化才有可能起作用。

  南都周刊:制度变好之前,很多人已经先对你的东西不屑了。

  于丹: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阴暗丑陋太多了,你看美国所有的商业片都是主旋律,我们现在总说好莱坞的结局多浅薄啊,最后一定营救成功了,皆大欢喜了。它传递的叫主流价值,他告诉你善良应该有这样的结尾,就像中国的戏曲,一概都是大团圆。我们会说,难道最后就都那么好吗,从中国戏曲到好莱坞,你可以质疑它的结尾是幼稚的,但是那里面有一种美好的信念,正因为现实不好,所以你抱有一种相信你还可以努力。前不久我给公安部讲了一次大课,说到公安文化,我说我在1980年代看过一部比我岁数还大的老片子,仲星火演的《今天我休息》,就是一个当天休息的警察在一路上帮了多少人,每回帮完,都说没事今天我休息。那个片子让我感到很温暖。后来我们看《便衣警察》,所有人都记得刘欢唱的“风霜雨雪搏激流”,那是一种英雄主义。我们现在看的电视剧,警察也有难处啊,警察回家孩子也得病,老婆也离婚,警察也得骂人,警察也得爆发。是,你是还原了人性,但是你削弱了这个行业的英雄主义,这么多警察的戏,我们最后去信任什么?我老在说罗曼·罗兰的那句话: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现在的电视剧,它还原了人性的很多艰难,但过分的现实主义它是会被现实给淹没的。

  南都周刊:你知道无论怎么原文照登你的话,该骂你的人还是照样骂。

  于丹:对于很多骂我的人,我只是一种悲悯,我觉得你就不能从好一点的地儿去想么,我跟你素不相识你这么骂我,那对你身边熟悉的人,你会不会也这样。其实你稍微换个好一点的态度去看你身边的人,那都是跟你生活相关的人,我相信你会快乐一点点的。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