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憨骗术
不懂网银自开“安全账户”不安全
宣传防范电讯诈骗,记者记得提醒最多的一个防骗关键词就是“安全账户”,不法分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威胁被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为了证明自身清白,保证个人名下账户财产安全,暂时把钱款转到“国家机关”提供的“安全账户”上。可是,近期出现一种新骗术,不法分子为了哄骗当事人,让被害人重新开立一个自己名下的 “安全账户”,然后将钱转到“安全账户”里。“很多人觉得钱款转在自己名下的账户里,非常安全,实际上依然换汤不换药。 ”
韦健就曾接待过一位被害人,老伯接到外地公安机关来电,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要求被害人自己重新开立 “安全账户”,把全部财产转移进去。老伯自以为转在自己名下很安全,对方还建议他开通“安全账户”的网上银行,登记发送动态口令牌时的手机号码留的却是骗子的。由于老伯不熟悉网银操作,骗子才能在其 “不知不觉”时用网银将其名下的 “安全账户”清空。
“从心理学角度讲,骗子使用的升级版骗术非常高明,抓住了被害人心中最脆弱的部分,自己名下的‘安全账户’给被害人吃了颗定心丸。 ”韦健分析,电讯诈骗剧本的发展,经历了主要三个阶段的变化。起初,大部分电讯诈骗都是中奖等信息,抓住市民想发财、等着天上掉馅饼的心态;接着,类似车祸、猜猜我是谁、绑架等骗术,走的是亲情路线;到后来,骗子直接冒充公检法人员,挑战政府公信力,导致市民屡屡受骗上当。
专家提醒
比“识骗”更重要的是“防骗”
日前,记者从本市电讯诈骗前端源头管理措施会议上获悉,今年1至11月,上海警方共破获各类电讯诈骗案件1915起,比去年全年破案数增加51.9%;抓获犯罪嫌疑人774人,比去年全年抓获数增加75.9%。其间,还侦破了公安部督办案件2起,市局督办案件13起。
“识骗”更要“防骗”!采访临近结束前,韦健反复强调,电信诈骗涉及面较广,新型诈骗种类层出不穷,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被骗目标,防范电讯诈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境外来电”提醒正在讨论
骗子通过任意显号软件,把境外来电伪装成境内来电,诱骗被害人受骗上当。是否可以在市民接到境外来电时,电信服务提供商主动播放一段 “境外来电”的提醒?韦健表示,目前警方已多次与通讯部门联系,积极协商建议的可行程度。
银行为同一身份证件开卡设限
银行卡是防骗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已有一家银行率先在全国出台规定,同一张身份证件最多只能开设5张银行卡。韦健坦言,该银行规定实施一年多来,涉案银行卡数量大幅度下降。不过,由于各家银行情况不同,目前尚无法做到所有银行都设置开卡限制。
遇到电讯诈骗未被骗也要报警
作为一名打击防范电讯诈骗专家,韦健每天都要分析来自全国各地传来的最新电讯诈骗动向。 “市民如果遇到电讯诈骗,不论是否被骗,都应及时报警。 ”及时掌握骗术动态,是韦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坚信,这么做能尽量减少其他市民的损失。
警方提醒,凡涉及“电话欠费、信息泄露、包裹违禁、法院传票、信用卡年费扣除、恶意透支、涉及洗钱、安全账户”等,或涉“问余额、不许挂机、要保密”等关键词的电话,很可能与电讯诈骗有关,应尽快挂断电话。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