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掌握着全省的艾滋病感染者状况 资料照片
有留美经
历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主任孙永涛是国内最早的艾滋病临床医生之一 本报记者 刘燕 摄
今年以来,多起艾滋病感染者隐瞒病情或篡改病历就医的事件,让艾滋病患者就医难的问题得到舆论极大关注。然而,在国内庞大的艾滋病感染者背后,有这样一个并不为人所熟知的人群——艾滋病诊治医生。他们说:“生活的复杂性会考验着每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与感染者接触的医师是在灵魂深处工作。”
12年前,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训练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主任孙永涛,主要的学业是艾滋病临床研究与治疗,那时的他并不是主动选择有关艾滋病领域的研究,而是“在中国肝病是常见的传染病,在美国则是艾滋病”。
那时他所在的美国医学院,接受临床训练的传染科医生,“10个人里面,有8个都得接受艾滋病的临床学习”。多年后,也正是这样的求学经历,使得孙永涛成为国内首批艾滋病理学专家。
感染率还不如肝病可怕
2000年,国内艾滋病患者的人数陡增,而相关医疗救治和设施却无法跟进。这一年,孙永涛从美国回来,当时,“人们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基本处在一种极度恐惧的状态下”。虽然这时,“全国能把这个病看明白的医生不会超过10个”,但孙永涛的专长却没有派上大用场。
那时,唐都医院“没有艾滋病专用实验室,更没有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专用药品”。
2000年冬天,孙永涛在唐都医院传染科接触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一位山西的煤矿打工者。面对这名急需治疗的感染者,孙永涛自己先捐了钱,然后鼓动科室其他医护人员捐钱,终于让这名男子住院治疗。
几周后,男子的病情好转后出院。但孙永涛知道,这样的治疗“治标不治本”,因为“医院那时根本就没有艾滋病的抗病毒药品,只能用其他的感染病用药控制一下病情”。一年后,这名山西男子又来求助孙永涛,但最终“也没有挽回他的命”。
但这时,孙永涛所在的传染科,已从2000年的每一两个月只碰到1例艾滋病患者,增加到每月接待3-4例的艾滋病感染者。
2001年,艾滋病疫情在国内的快速蔓延终于引起政府的重视,孙永涛成为国内首批艾滋病舆情组专家之一。2002年,孙永涛重返美国,“这一次的受训,目的性极强,专为艾滋病而去”。
在哈佛大学的麻省总医院,一件小事深深打动了孙永涛。一次,一位美国同事要离开学院去另外一家医院工作,临行前大家买了蛋糕一起吃,这时,恰好遇到这位医师的一名艾滋病患者前来看病,患者告诉医师自己身上有皮疹,医师随即揭开患者的衣衫,并将患者身上一块干裂的皮屑揭下后扔进垃圾桶。患者走后,这位医师连手都未冲洗继续吃蛋糕。
在一旁的孙永涛吃惊得要死,那时的国内,艾滋病就像瘟疫一样冲击着国人,医师几乎是“全副武装”地看病人,但在美国,孙永涛看见给艾滋病患者看病的医生和艾滋病感染者握手、拥抱这样的动作习以为常,“艾滋病对于医生们来讲还不如肝病可怕”。
那次事件,让孙永涛确信艾滋病的传染渠道并不像国内渲染的那样恐惧,“除了母婴垂直传播这种特殊的途径,血液、性传播的可能性最大,而后者,男男同性恋之间传播的感染率较高”。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