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福建男子坐冤狱12年 获释后家中仍被装了9个监控

来源: 南都周刊  2013-05-21 11:21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被抹掉的记录

  这一切都是真的。直到走上看守所的车,没人再给他戴上手铐,他的内心才隐约感受到:“这次是真的出来了”。

  当车从罗源直接开往福州,他的心情此起彼伏,外面的城市和风景,完全变了。此前,他在被押往法院的路途上,曾数次想偷看几眼两旁的景色,刚扭过头就被法警们扳回来了。

  这次几名随行法警很平和,一路陪他聊天,安抚他养好身体,别多想,等待最后结果,并且希望“交个朋友”。

  此刻,他的家人也在焦急等待。

  中午,当吴昌龙回到家里,在小区的院子里见到苍老的父亲时,他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父子俩抱头痛哭了十多分钟,陪同前往的几名法警站在一旁,见此情景也眼眶湿润。

  十二年来,吴昌龙的案子积累了20多本卷宗,这起冤案前后共有数十名律师介入辩护,历经福州中院、福建高院反复两次审判。

  26岁入狱、38岁归来,这一刻等待的时间太过于漫长了。

  为了迎接这一刻的到来,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父亲作为一家之主,他像女儿吴华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惧权力,成为一名上访者;母亲是基督徒,每天除了给狱中的儿子哀伤地祷告外,她经常在福清的街头给路人发放宣传单,举牌喊冤;妹妹吴华玉在日本开了一个店铺,她成为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此外但凡有空余时间,她都会到日本街头和闹市的地方去喊冤。

  而为此付出的最大牺牲还是吴华英。她的生活原来也很简单,她原打算在吴昌龙去香港定居后,她就去日本,投奔已经在日本出嫁定居的妹妹。

  为了给弟弟伸冤,吴华英完全从一个“弱女子”变成了一个职业访民。

  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省政府拦省领导的车,拉横幅了,她说:“我估计拦省委书记的车有二十几次吧。”

  十二年来,她明明知道会被以各种方式遣送回来,她还是要去北京上访,因为怕花钱,她舍不得买卧铺票,每次只买硬座票,坐三十几个小时到北京。

  到北京后,她舍不得住宾馆,通常只舍得花几十元住在条件很差的招待所。她尽量保持一个女人应有的尊严,无论经费再怎么紧张,她宁愿在吃饭上面少花钱,也一定要选有洗澡的招待所住下来。她不希望在相关政府人员面前留下的形象是一个蓬头垢面的上访者。

  在北京,她见过很多更加凄惨的上访者,每到见到那些人,她的内心都会涌现出一股悲凉的感觉,她总是会想“我今后估计也是这个样子吧”。

  这十二年,她运用互联网社区、论坛、博客、传单、横幅、行为艺术、微博等各种方式,希望社会和媒体传播自己的声音,同时希望能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

  福清纪委爆炸案和吴昌龙的故事也曾引起过一些媒体的注意,但均没有影响案件本身。新华社福州分社记者许一鸣据陈科云的受刑写了内参《如此刑讯逼供怎能保证办案准确》,送给了福建省有关领导,但无人理睬。

  在这个过程中,吴华英也经常陷入到一种望不到边的恐惧当中。她每年数次到北京上访,但有一次她去信访局查询上访记录时,显示却只有“两次”。

  “这就是说,我经历了千辛万苦的上访记录,被他们很轻易地抹掉了。”吴华英说。

  这十二年,吴昌龙在狱中的日子更是难熬,在看守所里,他每天早晨六点始,至少要干十二个小时左右的“苦力”。十二年下来,他的手指已经扭曲变形,直不起来,大拇指已经裂开。

  看守所的饭菜质量极其差,没有任何油水。没几个月,很多人身体都垮了。吴昌龙一直告诫自己要活着,并且劝说那些想自杀的人,他每天坚持锻炼,“晚上一躺上床就睡着了,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事情了。”

  现在,吴昌龙正在学习着如何与陌生的世界建立起了联系,他开始使用微信、微博,开始关心那些和他有着同样命运的人。

  “如今当务之急是给她弟弟看病。”吴华英说。

  现在吴昌龙最害怕回首看守所岁月,他说:“每次回忆都会让我重新进一次监狱。”

  现在他的两只手会经常莫名地出汗,好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肉体的折磨,疾病的摧残和精神的痛苦,这是狱中生活给他留下的“后遗症”。

  回到家里,他常喜欢一个人坐在自己房间,意志消沉,或者喜欢不停地忙碌,莫名烦躁让他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事情上,无力摆脱。没有医生会治疗这种病,只能通过自我疗伤来完成,重新回归生活,可能是他接下来的人生“炼狱”。

  虽然吴昌龙被宣判无罪,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生活彻底走向了自由。

  据吴华英说,为了监控他们家人的一举一动,当地有关部门在他们楼下安装了七个监控镜头,而当福建省最高院宣布无罪后,当地有关部门又新安装了两监控镜头。

  “难道我真的已经走出监狱了吗?”吴昌龙问。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