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中,多名业主均态度明确地站在早餐摊一边。有业主称,这对夫妻在小区门口摆摊时间已经不短,与很多小区业主都熟悉,“出来进去还打招呼,他们应该不会坑我们。另外,外地人做个小生意也不容易,不论冬夏起早贪黑的,业主们出门就能吃上可口的早餐,很方便。”业主杨先生说。
“我天天在那儿吃早餐,也没见有啥事。”小区业主李先生说,“且不说是不是真有人把这家的胡辣汤拿去检测了,又是不是细菌超标,就连写这个东西的人到底是不是业主都难说。”他认为,也可能是早餐摊点得罪了什么人,对方采取这种手段报复。
小区物业:早餐点在门外不归我们管
昨日,记者试图通过物业寻找到这位贴出“告邻居书”的业主,却未果。“你不说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事,在哪儿贴着呢?”小区物业办一名工作人员说,对门口的早餐点他们了解不多。早餐点摆在小区门外,跟物业并无任何交集,“我们不可能收他们钱,人家在外面摆着呢。”
对贴“告邻居书”的行为,业主们也是看法不一。有的业主表示支持:“毕竟是关系到食品安全的大事,这样做既可以提醒大家,又不会让摊点老板下不了台。”也有业主认为很不妥:“有什么意见可以当面提,也可以通过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投诉,用这种写大字报的方式投诉,显得太没有水平。”
但也有业主认为,这些早点都是在外面加工好了再来卖,不知道加工卫生环境怎么样,“反正看着吃饭桌子上面厚厚一层油,很不干净的样子。”
暴露问题:小区早餐点卫生缺乏监管
那”告邻居书“里面所写的内容是否有科学性呢?负责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省疾控中心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食品加热后细菌肯定会减少,但是对于一些耐热的有毒菌来说,加热并不能杀死它们,“其实食品中主要看致病菌是否超标,因为这些致病菌产生的毒素会对身体有害,这才是最主要的”。此外,国家对胡辣汤这类即食食品目前并没有质量标准。
在采访中,早餐摊点的两位老板坦率地说:“我们没有办理健康证,也没有向任何单位申请备案,摆摊没有经过任何部门许可,就是自己弄了个摊摆在这里卖。”据介绍,两人在附近的潘家庄租房居住,做早餐的地点也是在租住房里,记者提出能否去实地看看时,被两人拒绝。
事实上,西安市不少小区附近都有这样的夫妻早点摊,只需要向物业交一些钱就可以摆摊,他们中大多证照不全。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小区内的摊点实际上处于监管真空状态。雁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早餐摊点是流动摊贩,属于城管管辖范围。西安市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只管辖公共区域,小区不属于管辖范围。此外,这些摊贩的食物都是在出租房内制作完成,这里又归口工商、质检部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多重管理但又无人管理的尴尬状态。
本报记者杨德合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