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渭南,黄河与华山相恋的地方。这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地处陕西东大门、丝路新起点。
第十八届西洽会暨首届丝绸之路博览会开幕在即,渭南市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哪些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新的思路?带着这些问题,昨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渭南市市长奚正平。
四大优势吸引客商投资
华商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第十八届西洽会暨首届丝绸之路博览会,对于咱们渭南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推介和发展机会。渭南有哪些投资优势和条件?
奚正平:是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对包括我们渭南在内的“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城市来说,都必将迎来又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渭南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2013年,渭南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349亿元。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工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渭南作为陕西的东大门、西部新兴工业城市,正处在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的优势和条件也前所未有。主要有4大优势: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郑西、大西2条高铁在此并站交汇,陇海、西南等6条铁路,连霍、京昆等3条高速公路和310、108等9条国省道纵横交错,成为全国交通、物流、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二是资源能源优势。渭南是中国苹果之乡、酥梨之乡、花椒之乡和枣乡、柿乡。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十大煤炭产地之一。
三是政策叠加优势。2009年,国家批准设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确定要将渭南建设成为百万人口城市和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渭南还被列入陕甘宁革命老区规划范围,又隶属“大西安经济圈”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四是投资环境优势。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建立市级机关“权力清单”制度,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先后荣获中国投资环境十佳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和浙商、粤商、苏商投资最佳城市等。
去年11月,工作人员在渭南演示3D打印技术 记者 赵雷摄
黄河金三角项目令人期待
华商报:在本次西洽会暨丝博会上,咱们渭南主要推出了哪些重点项目,有什么亮点?
奚正平:对于本届西洽会暨丝博会,我市经审核筛选,确定200个、总投资4300亿元的项目作为重点推介项目,涉及城建交通、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等十大类。
此次渭南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落实推介项目,将G108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大荔秦晋黄河大桥(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渭南电动叉车制造基地、渭南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等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项目和渭南卤阳湖大型航空物流中心、白水苹果科技产业园物流中心等物流商贸类项目,列为今年的重点招商项目。
5月14日,我们积极开展招商对接,运城、临汾、三门峡及省内60多位知名民营企业家和商会负责人参加活动。5月22日,我们将在西安举行“黄河金三角投资优势说明会”,继续宣传推介我市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项目。5月23日,我们还将召开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专场推进会,签约10个左右的投资项目,着力打造中国的3D产业培育基地。
打造丝路开放之门
华商报:请您谈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渭南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奚正平:渭南在历史上一直是京畿重地,距离西安不到50公里,处于“大西安经济圈”。2012年,陕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渭南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西渭融合、同城发展,丝绸之路有两条大通道,连(连云港)霍(新疆霍尔果斯)高速和310国道都从渭南中心城市穿城而过。渭南在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渭南也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最东部,历史上在东西部贸易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原地区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要进入长安,通过“古丝绸之路”运往中亚和欧洲,必先进入渭南。
面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我们将积极参与其规划建设,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的交流合作,着力把渭南打造成面向大中原、融入大西安的丝路开放之门、宜居宜业的生态田园新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东西合作高地、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旅游胜地,把渭南建成陆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城市。记者李正善陈静涛通讯员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