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西安市政协召集市环保局、市市容园林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建委等部门召开关于降尘减霾的重点提案督办协商座谈会。政策滞后、机动车多、用煤多,清洁能源供给不足等,是目前西安降尘减霾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短板”。
华商播报记者在会议中了解到,现行的环保法规、政策以及标准,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需求相比严重滞后。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污染控制等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撑。
西安市机动车年增长量连续4年超过20万辆,目前保有量已超过200万辆,污染物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清洁能源短缺与控煤矛盾也非常突出。西安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占比约10%,且天然气管网建设滞后,冬季调峰能力差,至2015年西安供气量存在7.7亿立方米缺口。煤炭消费比例较高,目前约占80%左右,这就导致煤炭污染问题在冬季最为突出。在周边城市联防联控方面,西安与周边地市协调联动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尤其是绕城高速西侧咸阳地区扬尘污染及渭河电厂烟气污染对西安影响较大。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使用效益。逐步变按任务量补助为按减排量补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公安局将督促建议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黄标车”带头更新。财政部门从2014年起也不再安排财政供养黄标车运行经费。西安市还将制订混凝土搅拌站和预拌砂浆企业扬尘污染防治考核标准并纳入今年考核内容。对履职不到位、工作迟缓、措施不力的建设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多次出现问题的建设单位限制其部分经营活动。华商播报记者郭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