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天下 > 国际博览 > 正文
摘要 : 物理学奖热门 张首晟 成果 成倍提高电脑计算极限 荣誉 曾获欧美多个重量级大奖 美国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是此次物理学奖的大热之一,原因是其对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与拓扑绝缘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聚焦

  “预言家”眼中大热的华裔科学家

  在汤森路透集团今年的预测中,首次出现四名华裔科学家,其中两人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接受教育的新一代。另外,被视为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热门的华裔科学家钱泽南落选。

  美国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是此次物理学奖的大热之一,原因是其对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与拓扑绝缘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张首晟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先后赴德国和美国深造,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张首晟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次年实验得到证实。“拓扑绝缘体”意义在于,可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极限,“约可提高一倍”。凭借该研究,张首晟分别于2010年获得欧洲物理奖,2012年获得狄拉克奖、美国物理学会的巴克利奖等多个国际大奖。它们被视为诺奖的风向标。

  物理学奖的热门人选还有美籍华裔科学家杨培东,原因是其对纳米光子学的贡献,包括研制出首个纳米导线激光器。杨培东1971年生于江苏,198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07年,杨培东被美国科学基金会授予业内称为“青年诺贝尔奖”的艾伦·沃特曼奖。

  杨培东曾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用电流激活纳米激光器。他预测纳米激光器最终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等。

  被誉为“OLED之父”的邓青云被视为化学奖得主大热。邓青云1947年生于香港,2011年获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沃尔夫化学奖,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1979年的一天晚上,邓青云回家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落在实验室,返回后发现黑暗中有一个亮亮的东西,由此展开OLED(有机发光二极体)的研究。OLED是第三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具有图像质量优、低功耗、重量轻、柔性显示等优点,多应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及高清电视。

  诺奖揭晓时间(北京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 10月6日17:30

  ◎物理学奖 10月7日17:45

  ◎化学奖 10月8日17:45

  ◎和平奖 10月10日17:00

  ◎经济学奖 10月13日19:00

  ◎文学奖   公布时间另行通知(郭莹 潘珊菊 张思佳)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上一篇: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疯狂繁殖 美欲花费180亿修巨坝
下一篇:火影完结 网友: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结局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