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九州 > 社会新闻 > 正文
摘要 : ” (稿件采写/新京报记者李相蓉摄影(除署名外) /新京报记者周岗峰实习生彭子洋).

  术前多次B超寻找最后一根针

  据了解,10月23日下午五点,院方就为子宣做了第一次B超检查,在子宣的体表作上标记已确认钢针的位置,并为每根针记上相应的数字。当时,医院仅找到了11根针。次日的检查,仍有一根针未找见。

  10月27日,手术前一天下午5点后,院方再次通过B超,终于找到了位于肠系膜的一根针,而此前已定位的部分针位置又有了变化。

  昨天通报会上院方表示,取针手术最大难度在于如何给针定位。术前所确定的位置,在手术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动。针在孩子体内,会随着肌肉运动而发生位移,如果定位不准确,可能会在孩子身上拉很多、很大的口子,对其血管神经等也可能会有损失。此次手术成功,多半原因都归于B超与超声的精准定位。

  被称为“B超神探”的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介绍,整个手术中,最难取的是位于腰大肌的一根针,医生将消毒B超探头深入到腹腔内部定位,再用手将孩子后背顶住,才从其右上腹的开口将针取出。

  

编辑:高良

相关阅读

上一篇:被烧毁的青春 16岁貌美少女因为拒绝求爱惨遭毁容
下一篇:老公相亲遇老婆终离婚 两人网恋后闪婚找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