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国内 > 正文
摘要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曹先生,平时手机通讯费比较高,因为做生意,业务电话不少,所以一直也没怎么注意话费。

央视曝光中移动扣费猫腻 工作人员责任推给“病毒”

  按照这位工作人员的说法,这些增值业务,要么是机主订制上的,要么就是手机中病毒了。果真是这样吗?

  通过查询,2014年9月29日下午3点多,曾有人操作曹先生的手机号退订了几项收费的增值业务,而短短几分钟后,又订上了另外两个增值服务。这是曹先生自己操作的吗?通过查询这几次的操作记录发现,9月29日下午3点多,这些操作是在当地一个移动营业厅完成的,而操作的人则是这家营业厅的员工,工号显示caah01。曹先生回忆,9月29日当天,他确实曾打电话委托这家营业厅办理过话费变更业务,不过取消和开通增值业务的操作,并不是他本人要求办理的。那么这又是怎么订制上的呢?工作人员认为可能是当时曹先生把手机给了营业员请他帮忙操作订上的,但曹先生说,9月29这天,他本人根本就没有去过营业厅。

  另外,在这个系统里,记者还看到10月21日曹先生的手机号又被莫名其妙地开通了好几项增值业务,但究竟是如何订上的,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表示查不到记录。

  但牡丹江移动公司为了推广业务,却将免密工号下发到各营业网点,在未经用户认同的情况下批量操作。前不久,不少牡丹江移动手机用户都莫名其妙地“被开通”了一项名为“100元流量欢乐周”的服务,系统显示这就是移动公司为目标客户批量操作的。像这样批量开通的业务,虽然大部分说是免费的,但很多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变为收费的了。

  这样开通的业务征求过用户同意吗?移动客服表示:“短信内容已经明确说明了,您要不参与的话可以回复否的,您没有回复否的话就代表您同意了。”

  不管愿意不愿意,知道不知道,反正是扣你没商量,好多不明不白的手机扣费就是这么来的。这不光让人生气,更让人觉得害怕。怕的是,这费说扣就扣,咱们可是防不胜防。本应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企业,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技术之长,给消费者下套,骗取钱财。而且,这还不是一两个人的个别行为,居然已经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消费者遇到这样的事就会想,这种行为和偷钱抢钱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如果小偷偷钱被发现,肯定要被绳之以法。那么,手机运营商的这种行为又该如何界定,如何处理呢?作为企业,信用是根本。如果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不仅谈不上发展,恐怕连生存都会成问题了。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上一篇:鞋子特大号完整版 周董会唱就是这么任性
下一篇:新型社交病妈癌是什么意思? 小编带你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