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刘西艳,通过日常调研发现,凡易形成拥堵的区域,几乎都是车流量大,而路面通行能力较弱、分流道路较少的路段。但目前却有着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些路段几乎都存在着道路两边被划作停车场的情况,使本来就不够用的路面更加狭窄,进一步扼制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加重了拥堵。这种情况不仅在大型主干道普遍存在,即使在路面很窄的背街小巷也屡见不鲜。
刘西艳说,位于西安高新区电子工业园电子一路南侧的一条“L”型“断头路”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条路处于人人乐与电子商城两大卖场之间,直通一个大型停车场,车流量很大,但路宽不足10米,却在路边加设了停车场,分包给私人经营,使余下的车道只容小型车辆艰难错车,若有大型车辆,则整条道路就会拥堵。
刘西艳委员建议,在治理城市拥堵问题上,政府相关部门应多方协作,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局部利益必须服从于城市综合治堵的大局。有关部门应尽快打通城市道路中已规划但停工的“断头路”,发挥这些路段对车辆的分流作用,缓解主干道车流压力。在加强主干道交通路口警力疏导的同时,应加大易堵道路的支线分流路段的管理,防止小路段的拥堵影响到主干道的通行。
另外,刘西艳委员建议对停车场的划设应科学布局,合理设置,应打破条块界限,撤销影响交通和道路通行能力、市民意见大的部分占道停车场,以释放道路运能,舒缓交通压力。同时在繁华商业网点周边等人流量、车流量大的路段上应禁止随意停车,增加车辆通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