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用工荒、就业难矛盾的根源在于教育体制

来源: 华商网  2013-03-01 14:5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作者:严介和 

  春节刚过,中国各地用工荒再现。武汉缺工量首次突破10万人,广东缺工量高达120万人,河南一企业月薪5000元招不到软件工程师……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中国有创纪录的700万高校毕业生投入求职潮,人才市场仍然是供大于求的局面。

  近日,《新论语》总撰稿人、商界领袖严介和在网上发表专栏文章,直指造成当下用工荒、就业难这一社会矛盾的根源就是中国教育问题。

  “一边是好多企业八、九千甚至上万的工资招不到人,一边是大学生3000块钱找不到工作,这是何其尴尬的局面,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文中严介和痛心疾首地感慨,“中国现在最大的失败是教育!”

  他具体分析道,“现在我们国家出现用工荒的基本上是招技工的企业,然而我们普及高等教育的政策使孩子们都普招上了大学,根本没有具体的技能。然而毕业之后,社会上又没有这么多适合他们的岗位。”

  无独有偶,前不久,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政商领袖华佗论箭”上,也谈到了中国教育存在的这一问题:“德国之所以在欧债危机中经济始终一枝“独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着强大的技术型青年作为后盾。而当今中国教育,大学生招生比例太高。”实际上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孩子的比例一般最多不超过35%,剩余的65%—70%接受的是职业技术教育。这部分学生因具备专业的技术技能,出来都能找到工作,而且薪水也很高。

  “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今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让他上大学之后干技术活,他干吗?让他重新学,他学吗?诸如这种用工荒与就业难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未来10年将一年比一年严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技术人员新鲜血液补充不足,严介和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用工荒、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然不容乐观。

  政府包办教育,使得教育没和市场接轨,造成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差异巨大。“教育的失败将给国家带来异常可怕的灾难!”严介和如此感慨。

  针对现今中国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严介和坚信拯救教育的根源在于市场化,“市场经济告诉我们,各行各业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谁不和市场经济接轨谁就将惨败。教育的失败就是源于没有和市场经济接轨,没有走向多元的市场教育。”

  让社会办教育、企业办教育,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严介和为用工荒、就业难的弊病开出了他的药方。

编辑:李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